月圆向喜,
花开向吉。
元宵节愿你圆满吉祥,幸福绵长!
——元宵节祝福语

今天又是元宵节,年复一年,星移斗转,虎去兔来;春祺夏宁,秋绥冬禧,不禁有生“过年”的感慨。
一年似一个圆环,除夕是这个年的终点,又是另一圆的开始,正是除夕与春节相连,寓示除旧迎新,吉祥团圆。除夕这天,无论山迢水远,在外就职、求学、打工的哪怕顶风冒雪,翻山越岭都要赶往回家过年。
老家俗话说:“一年上头年为大”。“年”,是远方游子急盼回家的脚步,是春运途中如潮的人群,是无论身在山涯海角,依然忘不了那几间土坯茅房及袅袅炊烟,魂牵梦绕的乡愁,也是白发霜染念儿的父母“意恐迟迟归”的期盼和儿女离别时依依惜别的目光。
除夕团年饭代表着至高无上,古时的贤圣明君在年三十这天也会特赦犯人们回家去吃顿团年饭。团年饭象征着平安幸福憧憬,再悲再惨,惨不过杨白劳,但在大年三十这天,杨白劳也要给喜儿买条红头绳,设法张罗着吃顿团年饭,喜儿那段“爹爹带回白面来,欢欢喜喜过个年“的唱词让人感到既心喜也心酸。


“穷过日子富过年”,团年饭“合家欢”,倾其所有,把平日积攒的好菜好酒都端到桌上,先拜神祭祖,再吃年饭,这顿饭是家庭最大盛宴,也是富有寓意的精神大餐。出菜时先上一般有鸡(寓意有计),最后上鱼(年年有余)。其间上生菜(生财)、腐竹(富足)、莲藕(聪明)、生蒜(会计算)、腊肠(长长久久)等以求吉利。
自从1983年开始,春晚成了团年饭的“主菜”,全家人围坐一起,边吃边谈边看,欢庆的锣鼓热闹喜庆,好听的歌曲余音饶梁,曼妙的舞蹈让人心旷神怡,节目高潮迭起,赵本山、黄宏的小品让人开怀大笑,刘谦的魔术令人惊叹不已……那个晚上,通宵守夜,象征着驱邪去病吉祥平安。
午夜的钟声将要敲响,央视和家人一起倒着数数“十、九、八……”鞭炮锣鼓钟声“噼噼啪啪”“咚咚咚”……加上全家人的掌声笑声一起响彻整个夜空。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十二点后就是新春初一,全家人穿着新衣,长辈给小孩压岁钱,先家里后外面走家穿巷拜年,现在多用微信拜年。中国之大,风俗有别:北方多包饺子吃,取谐音“更岁交子”;南方初一、元宵节多吃“汤圆”“团子”和年糕,谐音取“团圆”“年年高”之意。过年的除夕和春节点蜡烛、香火拜神祭祖“天地国亲师”,以求平安大吉,否则家有不顺。正所谓“年夜饭团圆餐,酒宴鞭炮全家安”。
过年最值得一说的是“一夜连双岁”的除夕夜,它是一年的完结,又是新一年的开启,家人围坐一起,通过吃团年饭、守岁,不免蔓延出一股回望承启的念想:年轻的回顾构思以后的青春轨迹,年壮的总结、开拓自己的得失、事业,更有老者忆游昔时的年华盛景,也不免静想这一年这一生,曾有过,并且还能有多少个光鲜团圆的日子?当徜徉在时空的汪洋里,生活是否还是它最初的面目?谁都想,其更想脱下强劲的羽翼,做最柔弱无辜的孩子,依傍所有这世界给予的幸福。只有这过年的日子,才可抛弃喧嚣与追逐,满足的相依相守。
“炮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此时,欢乐颠覆了一切……




2023年2月5日正月十五
图片主要来源:百度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