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十六、《危城》:不是所有罪犯都能成为小丑爷

标签:
彭于晏古天乐刘青云吴京陈木胜 |
http://s15/mw690/001UyBqozy740LweTsW8e&690
刚看完大悲的使徒行者,又迎来更惨的危城歼霸,然而无论是使徒行者“辨忠奸”的宣传语还是危城的英文片名“call of heroes”都暗示除了两部电影共通的败笔——结尾回归俗套。
两部电影完全可以对比来看,因为二者具有一个共同的主演古天乐,碰巧两部电影又都很凸显演员的演技,更为凑巧的是,两部电影的另外其他主演在古仔面前均呈现出碾压的状态。通过两片的比较,大家基本能观测出古仔演戏的特点,虽然都很刻板与套路化,不管他演什么角色几乎都是一个模样,但相比来说,本片的角色其实更加适合他。
说古仔之前先说说别人。印象比较深刻的角色反而是特别出演的吴京。吴京说话的语气,人物的装束都让笔者联想到一个正儿八经的军人,恰巧他饰演的就是一个军阀上校,真乃绝配。也许是演过特种兵和战狼,去特种部队体验过一年半载的生活,这种军人个性已经刻入他的骨髓难以洗掉了。但笔者觉得吴京演起一个带有狠劲儿的坏人来,挺合适,真希望他能上演一些经典反派出来。刘青云其实就和张家辉梁家辉一样一身到脚都是戏,影片中他的表现属于正常的发挥,也基本难见其失手,反而是他变身武林高手一手长鞭耍的顺溜着实令人想不到。
彭于晏本身很适合演点带有邪气的浪荡角色,本片中的人物一来就让笔者想起笑傲江湖里面令狐冲假扮的吴天德将军,或者说这个人物和令狐冲本人有许多相似——放浪形骸,狂傲不羁,或正或邪,内心却有一把标尺。只可惜这样一个不错的人设和合适的演员,却趋于平面化,没有像笑傲江湖挖掘令狐冲一样对角色进行深入的刻画。
看DC漫画的观众或许会觉得古仔饰演的少帅与大名鼎鼎的小丑爷相似,那种疯癫和把犯罪当游戏的态度。普通罪犯从事犯罪活动往往有目的,即便是无差别犯罪也能找到根源,而丑爷犯罪就仿佛是生活日常,心情好时来一票,心情不好干一场。人要吃喝拉撒睡,小丑大爷要犯罪。古仔的角色也几乎如此,从影片一开始,他就不断体现出这种游戏态度,随性的枪杀面馆老板和女教师,甚至还有残害儿童这种堪比好莱坞限制级电影的正面残忍表现,又或者在手下用全城百姓生命去抵自己性命的关口以上吊为代价去逼迫主角投降,真的是要玩多大是多大。
但不是每个罪犯都能成为小丑,也许在顺风顺水的时候古仔体现出了小丑的气质,一旦逆风,他却没有丝毫丑爷的狡兔三窟的急智、假意求饶的厚颜与即使失败也要拉着所有人陪葬的豪气。但之所以不这样设计,也只是为了让影片最后回归好人得胜的俗套上去。试想一下,如果古天乐的角色真的发展成一个根本无法战胜的罪犯的时候,电影会演变成什么样的局面,想必结果一定是所有好人角色统统死绝,全城百姓一起陪葬吧。
明面上,全片不断由主角讲段子,说道理,倒鸡汤,反复强调善良与良心,用行动去执行公义,甚至还迂腐固执的坚持法治。但实际上,本片提到最多的一句话则是强权之下无公理,也恰也是这部电影的主题,强权才代表一切。影片中普城的愚昧百姓的摇摆不定正好证明了这一点。一开始保卫团是强权,所以他们要求惩处罪犯,却发现这个罪犯竟是杀人如麻的少帅,而且一旦他出点岔子,不但大军临城,还会尸横遍野。强权的转移,城民们又开始央求保卫团释放罪犯,甚至还有乡绅挑头戕害保卫团成员。此后影片并没有像鬼子来了一样彻彻底底反映底层百姓的奴性与愚昧,更没有将屠城的惨剧完全上演,不免是一种创作上的妥协和遗憾,俗套在所难免。义士侠客们杀回普城,炸毁军营与城中设施,形式再度逆转,强权回到保卫团手中,此时的百姓把敢怒而不敢言的气愤全都发泄到了垮台的少帅身上,他不是败给了主角,而是被愚昧的暴民们活活打死。这种俗套的结局,也算是给出了一层讽刺,强权是凌驾于公义之上的:对于愚昧奴民来说,这比真理还值得信服与遵从。
故事上的短板无法掩盖动作戏的光辉,如果单把动作部分拎出来看,本片也可以列入近几年最佳动作电影的行列了。洪金宝担任动作指导,威猛有余,缺乏董玮的飘逸与袁和平的细腻,但表现纯爷们的刚毅足以。香港卖拷贝陈木胜这次有些过分怜惜火药,所以只在结尾搞了一场过分潦草的大爆炸。他掌镜动作戏,大量手持摇晃的镜头,快速的剪辑,还有环向快速远近推移的镜头,不免看得人眼花缭乱,本身动作已经够凌厉了。这样的动作戏真是不适合3D。
本片想表现惨,但也只在最初小孩丧命处让人痛心。传统俗套英雄的回归,也把影片极力营造的惨剧氛围全盘崩坏。
(史歌出品,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史歌
2016年8月13日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