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七、《叶问3》:胜利即是正义

标签:
甄子丹熊黛林泰森张晋叶问 |
咏春对决大概是看了这么多部叶问电影的影迷们最想看到的一幕了,如今终于得偿所愿。
叶问电影有很多,笔者看过的不多不少刚好六部,恰也涵盖叶问一生。《叶问前传》恰同学少年,学生时期的叶问初入咏春门下,情定张永成。《一代宗师》 虽然跨度颇大,却也从叶问初入江湖扬名两广讲起。接下来自是《叶问1》遭逢家国大难,叶问化身民族楷模。《叶问2》移居香港,为生计开武馆打擂台立足香港武术界。《叶问3》乃中年之叶问,此时已成一代宗师,却祸起萧墙,平定同门之争,同时一尽丈夫之责。最后一部则是《叶问终极一战》,老年的叶问在香港的生活琐事与最后一战。
六部叶问各有特色。前传主打少年爱情与同门情谊,青春洋溢。宗师讲理儿,功夫的理儿,武林的理儿,人情世故的理儿。叶问1借助抗日大煽民族情绪,树立叶问民族英雄的形象。叶问2仍旧借助香港社会华人与鬼佬的矛盾高举民族大旗。叶问3与终极一战都放弃了民族之争与家国大义,甚至武林纷争也远离了,着力还原生活中的叶问。终极一战里叶问儿子已大,夫人已去,此时的他需要他人陪伴,所以才有了和另一女子相伴的情节。而叶问3则讲述了夫妻俩最后的时光。
本片是相当与众不同的一部叶问。敢叫IP man的IP一定不会简简单单出电影,前两部都有精彩打斗,1中的打十个和2里面圆桌对决都是经典打戏。反而3却致力于削减打戏的分量和地位。除了几场群架毫无亮点可言,寻衅滋事的泰国佬,与泰森三分钟战斗,咏春内斗,张天志挑擂台,均是节奏快时间短。前两部叶问的剧情大概都是在为几场对决做铺垫,靠动作戏推动情节发展,本片剧情则在极力避免对决,靠情节推动打斗,这与叶问的处境和心境有关。
因此叶问3没有前两部电影那么酣畅淋漓刺激过瘾,多了几分市井生活与文艺气息,倒像是一部情感大戏。叶问已然竭力避免争斗,动起手来也处处留情,更像天下所有好男人一样惧内。每天的日常就是接儿子下学,还帮忙维护学校治安,甚至为了救子甘愿下跪磕头。他为了老婆更是放弃了武林名利之争,悉心照顾陪伴,学习舞步,皆是生活琐事却感人至深。特别是和老婆跳舞一场戏,镜头在焦急的武馆与从容的舞馆来回切换,舞蹈的背景声不是舞曲而是武馆的嘈杂,如此反差凸显了叶问对身边人的重视高于一切,也显示了他对于弥补妻子的决心。回到家里,张永成让叶问再为她打一次木人桩,叶问缓慢的打着,笔者不自觉潸然泪下。
不仅仅是感情戏增多,影片也彻底放下了武林江湖与家国天下,不再牵扯前作的民族大义,仅仅反映香港市井生活百态。包租婆对张天志态度的变迁,鬼佬局长与工厂老板勾结压迫华人,街坊邻居对叶问的称谓,警察局的无奈,都是比较写实的地方。几场打戏,群架斗殴与泰拳寻衅都是黑社会性质,与拳王过招也丝毫不涉及民族和人种的问题仅切磋而已,最终的咏春对决更是关起门来内部解决。
正统之争古今皆有,成者王败者寇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其实叶问不赴公开挑战就已摆明态度,他已经不在乎这些名利,他的徒弟他的武馆他的为人处世早就可以证明一切。最终他去赴会,一方面是妻子有心成全。关起门来较量就如同叶问1和金山找的打斗,是为了不外传留面子,不论谁胜谁负,都是自家人的事。叶问之赴会,就是为了告诉张天志,身边人比起门派正统名利大义更为重要,只可惜张天志到最后都放不下对名的执着,劈毁标示咏春正宗的牌匾。二人高下立判。
叶问3无论从节奏、动作还是影片的流畅程度过瘾程度均没有前两部好看,但更有味道。市井的东西或许很俗套,却比家国大义更真实真切。本片除了地痞流氓,并没有真正的反派或者坏人,皆是时势所成。
(史歌出品,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史歌
2016年3月7日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