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狼煮三国》之谁让关羽如此大意失了荆州

(2013-03-15 16:14:41)
标签:

三国

绵羊

局面

还手之力

惊叹号

杂谈

分类: 狼煮三国

谁让关羽如此大意失了荆州

作者:天狼轩主

    关羽一生最落魄的时候,莫过于败走麦城。从荆州向益州进行“战略转移”的过程中,惨遭暗算,父子二人以及死心踏地的跟随者们,要么成了孙权的刀下之鬼,要么成为阶下囚。人们提起关羽的时候,更愿意提起斩颜良、诛文丑,津津乐道的是过五关斩六将,眉飞色舞的就是水淹七军,没有人愿意说走麦城的事。即便是不得不提起的时候,大多也是扼腕叹息,为心目中的英雄感到十分的悲哀与痛楚,就如同走麦城的不是关羽,而是自己一般。

    提到走麦城,人们大多时候愿意使用“大意失荆州”来形容。可是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关羽如此大意,失去了根据地,从胜利的峰巅滑落到惨败的谷底呢?

    这里第一可恨的人物,应该是糜芳、士仁了,因为是他们的背叛,是他们变节投降迎进东吴的军队,让关羽连反击的机会都没有了。他们两个驻守南郡、公安,最起码是守土有责,可是为什么不经过一丝抵抗就这样缴械投降了呢?有人说,这和关羽的性格有关,因为其“骄于士大夫”,也就是说关羽对于那些达官贵人,或者说是有名望、有声望的上层社会人士不太友好,可能还有着“肉食者鄙”的观念。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关羽在前线打得热火朝天的,糜芳、士仁的后勤保障工作却做得不怎么样,以致于关羽不得不截留了孙权的军粮。当关羽的“还当治之”的言论传到这两人的耳中的时候,应该是一身冷汗,因为关羽本来就没瞧得起他们这些士大夫,更何况这次是真的惹恼了关二爷,后果简直是不堪设想。如果犯错就成为背叛的借口,那还要道德何用?但要反思的是关羽何以疏忽大意到对两人品行之恶劣竟然浑然不知,以至于后院起火呢?糜芳是从徐州一路跟随刘备,不知道经历了多少苦难与挫折,何以在刘备四处流浪、无依无靠之际,仍然不离不弃,而仅仅是因为关羽的“还当治之”与孙权的兵临城下就变节投降呢?从这一点来看,关羽应该还是信任糜芳的,否则的话,只要把他带到襄樊前线加以控制就可以了。所以两人的变节投降应该是另有隐情,而这隐情是关羽所不知,才令其大意疏忽到信任小人的程度。

    第二个可恨的人物,应该是陆逊。在吕蒙拿下荆州这件功劳上,陆逊的付出应该是最多的。正是因为陆逊的示弱,让关羽大着胆子把荆州的兵力一再的调往前线,造成了后方不堪一击的局面。可是难道关羽不知道,他要防备的不是陆逊,而是整个东吴吗?难道他忘了,刘备刚刚在益州过上几天舒心的日子,孙权就惦记索要荆州而大动干戈,最后把荆州湘水以东的都割让给了东吴?难道他忘了,孙权与荆州和亲不成,自己是怎么骂的人家吗?也许有人会说,关羽已经被水淹七军的胜利给冲昏了头脑,只想着一举拿下中原,却忘了根据地已经暴露给了做梦都想要荆州的东吴。可是,陆逊的示弱会有如此大的效应吗?东吴那可是一只猛虎,怎么可能把猛虎当成绵羊呢。也许这里并不是关羽的大意,而是因为前线兵力严重不足。当他把荆州兵力大部分抽调前线的时候,就在他水淹七军的时候,在那个被洪水包围的樊城外围,徐晃的部队重挫了士气正旺的荆州军,恰恰说明了关羽的兵力不足,才是他不得不抽调荆州士兵的原因。因为这个时候,要比的已经不是战术,而是雄厚的物质力量。

    还有一点,就是对刘备的战略不太理解。建安二十四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年份,这一年刘备终于拿下了汉中,急不可耐的称了汉中王,然后才回到成都。能够把益州和汉中都纳入囊中,对于刘备而言是东有长江天险、西有崇山阻隔,可谓是铁桶一样的江山。但是此时,刘备最应该做的不是扩张,而是抓紧建立一个稳定的大后方。事实上刘备一方面在汉中处处设防,另一方面从益州派刘封与从荆州江陵出发的孟达会合攻打上庸,派关羽从荆州北上进攻樊城。这不平凡的建安24年,内部并不稳固的刘备阵营三路大军与曹操或对峙或争夺,展开了你死我活的厮杀。汉中这一路,利用关隘处处设防,曹操把兵力从汉中调往荆州前线;上庸这一路,没有什么大的厮杀,不过是孟达宰了一个蒯褀,申耽、申仪两兄弟就打开城门投降了,史书上也没有曹操派兵救援或攻打的记载,这一路平安无事了;关羽这一路,却是进展相当顺利,一场洪水围住了樊城的同时还淹了七军,杀了庞德,降了于禁。历史走到这个时段的时候,刘备阵营的军事实力,可以说是空前膨胀,以至于曹操都有了迁都的打算。古人云“高处不胜寒”,古人还云“羡慕嫉妒恨是可以杀人滴”,刘备的迅猛发展势头,让已经并不稳固的孙刘联盟出现了大大的裂痕。如果不是关羽威震华夏的话,估计孙权一时半会还不能接受吕蒙的提议。吕蒙白衣渡江,烽火不举,荆州转瞬易主,关羽无家可归,刘备的大好发展势头戛然而止。看来,刘备贪功冒进的战略,随着关羽失了荆州,孟达反投魏营,划上了一个痛苦的惊叹号。

    最后再说说关羽的大意。如果仅仅是因为没想到,那么还是可以补救的。关羽从襄樊前线仓皇撤退,曹操并没有追击,其目的自然是希望孙刘两家展开一阵厮杀,好坐收渔人之利。可是这一次曹操失算了,因为他高估了关羽的实力,荆州军已经毫无还手之力了。从襄樊前线回师南郡的一路上,关羽的士兵是越来越少,而且士气全无。我就不明白了,一个“骄于士大夫而善待士卒”的大将关羽,怎么突然失去了部下的支持,难道荆州人都是忘恩负义的小人吗?这个结论显然不能成立。那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关羽与部下的关系其实并不和谐。

    关羽是够"大意"的了,大意的都没有处理好军团内部的人事关系,一遇到点挫折,那些与他一同威震华夏的部下们就作鸟兽散了。

    关羽的个人荣辱还算不了什么,刘备阵营却是大伤元气。刘备死后,蜀汉政权能够以小小的益州与孙曹两家三分天下,不得不承认,诸葛亮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