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通货膨胀与菲利普斯曲线必背知识点

(2020-05-07 13:48:08)
1.费雪效应
答:费雪效应揭示了通货膨胀预期与利率之间关系的一个发现,它指出当通货膨胀率预期上升时,利率也将上升。费雪效应是名义利率随着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而变化。名义利率.实际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预期通货膨胀率。它表明名义利率(包括年通货膨胀率价)能够足以补偿贷款人到期收益率的货币所遭受的预期购买力损失,即贷款人要求的名义利率要足够高,使他们能够获得预期的实际利率,而要求的实际利率就是社会中实物资产的经营报酬加上给予借款人的风险补偿。


2.通货紧缩
答: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立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一般物价的持续下跌。一般用消费物价指数作为度量指标。
关于通货紧缩的含义,我国理论界颇多争议,大致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通货紧缩是指社会价格总水平即商品和劳务价格总水平普遍不断下降。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所谓通货紧缩是指流通中的货币大大少于商品流通的需要,特别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社会对于经济前景预期普遍不良,总需求小于总供给,造成价格水平普遍下降,经济持续萎缩,资产严重缩水。还有一种观点则认为,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经济过程,往往是在通货膨胀得到抑制之后发生的。通货紧缩有两个最大的特征:一个是物价连续下跌,另一个是通货量,货币供给量连续下降。


3.成本拉动型通货膨胀
答: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来自供给方面的冲击主要是受国际市场供给价格和数量的变化,农业的丰欠以及劳动生产率变化而造成的“工资推动”或“利润推动”。


4.核心通货膨胀
答:在所有商品和服务价格中,一般认为能源和食品价格的波动是最大的,而这两者价格的变化往往与社会总供求对比,与货币供应量增减之间并无紧密的直接联系。所以,把剔除了能源价格和食品价格之后的物价指数视为核心价格,并用这种经过处理后的指数来度量物价变动和通货膨胀程度。


5.强制储蓄效应
答:强制储蓄效应是通过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之一,是指在支出不变时由于物价上涨而减少住户部门的实际消费和储蓄。在经济已经达到充分就业水平的情形下,若政府向与中央银行借债,这会强制增加全社会的投资需求。而采用扩张货币的政策,在公众名义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按原来的模式和数量进行的消费和储蓄,两者的实际额均随物价的上涨而相应减少,其减少部分等于被强制储蓄了。


6.收入分配效应
答:收入分配效应,即由于通货膨胀形成的物价上涨而造成的收入再分配。
(1)以工资或薪金为主要收入者。工资的增长常常落后于物价的上涨,货币工资的增长,滞后的时延越长,则受通货膨胀影响的损失越大。另外,感受到通货膨胀的存在和实际的通货膨胀发生,要求增加工资和实行增加工资的时间上,总是存在一定的间隔,工资增加总是滞后于通货膨胀。因此,总的说来,只要有通货膨胀的存在,以工资.薪金为主要收入者,总会受到损害的。


(2)以利息和地租及其他租金为主要收入者。通货膨胀后,由于利息.租金的调整也存在时延问题,使得以利息和租金为生的人,在通货膨胀期间遭受损害。

(3)以利润为主要收入者。通货膨胀中,利润因货币工资调整时延长短而受影响,货币工资调整的时间间隔越大,或者增长的相对减少,利润增长得越多;反之,则利润增长趋缓;当货币工资率与通货膨胀率一致时,利润不变。如果企业采用按成本利润的定价方式.则利润可以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因此,以利润为收入者,在通货膨胀中至少可以不受影响,如果因企业工资调整的滞后.举债.产品销售提价等因素,则可以大获其利。

总之,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的具体表现为:以工资和租金.利息为收入者,在通货膨胀中会遭受损害;而以利润为主要收入者,却可能获利。


7.菲利普斯曲线
答:菲利普斯曲线研究通货膨胀率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如图1-1所示。 



菲利普斯曲线提供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为实施政府干预.进行总需求管理提供了一份可供选择的菜单。它意味着当通货膨胀率过高时,可通过紧缩性的经济政策使失业率提高,以换取低通货膨胀率;当失业率过高时,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使通货膨胀率提高,以获得较低的失业率。


对于菲利普斯曲线具体的形状,不同学派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在短期内,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表明在长期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替换关系。


8.自然失业率
答: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下,由实际因素造成的失业。自然失业率即是一个不会造成通货膨胀的失业率,也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的失业率。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时,工资有下降压力;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时,工资有上升压力。
从整个经济看来,任何时候都会有一些正在寻找工作的人,经济学家把在这种情况下的失业称为自然失业率,所以,经济学家对自然失业率的定义,有时被称作”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失业率”,有时也被称作无加速通货膨胀下的失业率。

9.非自愿失业

答:非自愿性失业,又称“需求不足的失业”,指工人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与工作条件,但仍找不到工作而形成的失业。非自愿失业又分为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工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和隐蔽性失业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菲利普斯曲线
后一篇:数字地球计划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