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行记之腾冲国殇墓园

标签:
腾冲国殇墓园 |
分类: 旅游类 |

早晨的腾冲街道
1944年夏,为了完成打通中缅公路的战略计划,策应密支那驻印军作战,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以六个师的兵力向占据腾冲两年之久的侵华日军发起反攻,经历大小战斗80余次,于1944年9月14日,收复腾冲城。日军藏重康美大佐联队长及以下6000余人全部被歼,我军亦阵亡少将团长李颐、覃子斌等将士8000余人,地方武装官兵1000余人。(网摘)

走进墓园
1944年9月,由原云南讲武堂校长朱德老师李根源先生提倡,老百姓自发捐助,在腾冲城西叠水河畔30米高的小团坡上建一个小小的墓园,1945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八周年纪念日,墓园落成,由李根源先生取楚辞《国殇》之篇名,题为“国殇墓园”。

警钟广场
腾冲的国殇墓园是我国唯一一个保存下来的安葬国民党抗日将士的墓园。对于英雄我总是心生崇敬。来腾冲的主要目的就是来这里祭奠那些为了国家不顾自己生死的忠烈们。

滇西抗战纪念馆
墓园离我们住的地方不远,打车二十分钟左右就到达。进入墓园,首先看见的是警钟广场,广场一侧是一个建在高台上四面透空的亭子,顶上是两个和平鸽,中间挂着一口铜钟,一侧横梁上是蓝色的“警钟”二字。走过滇西抗战纪念馆,我们先去看远征军名录墙。名录墙用当地的火山青石建成,墙上镌刻着10万多名参加滇西抗战的远征军和盟军将士地方参战伤亡民众以及游击队协同参战部队人员的名录,收集名录工作至今尚未结束。


好多人在那里凭吊先烈,有老人还有年轻人,此时此刻他们在想些什么?是为逝去的生命惋惜?还是莫忘国耻?抑或是希望世界太平,不再有战争?不管别人怎么想,我只是想,他们为了祖国的每一寸土地而死,虽死犹荣!

通信侦察车

老蒋题词:亲爱精诚

各种短刀

盟军手表怀表戒指

各式望远镜
进入纪念馆,墙上的玻璃展柜里有国军的水壶短刀单筒和普通望远镜,盟军的手表戒指奖章等,还有军用吉普车,蒋中正黄埔校训“亲爱精诚”锦旗。展馆很大,我们只有半天时间。离开纪念馆,我们去山坡上的墓地。


李根源雕像

陈纳德将军雕像

老百姓救助盟军雕像
山脚下的墓地里,有人物雕像:李根源、陈纳德和史迪威将军、为抗日绝食而死的抗日英雄寸性奇的父亲寸大进,还有好多参加抗日的普通人雕像。一条小路通往前面的高台,两边是展厅。继续往上走,高台上有一座两层飞檐的大殿,上层匾额上三个金色的大字“忠烈祠”为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所题,下层匾额上四个金色的大字“河岳英灵”是蒋中正所题。

通往忠烈祠的小路

忠烈祠前

蓝色的字是“碧血千秋”


高台前面的石头上刻着四个蓝色的大字“碧血千秋”是蒋中正题,李根源书写。高台上大殿前苍松翠柏环绕,忠烈祠的隔扇门上面是国民党党徽,中间是简洁长方形规则缕空设计,庄重古朴。墙上镶嵌着的碑中看到残破的蒋经国题字碑。文革时国殇墓园曾遭严重破坏,虽经后来重修,但好多原始物件或丧失或损坏,已永不复返。

答田岛书
忠烈祠门口一块大石碑上刻着当时抗日政府县长张问德答企图招降他的日本田岛寿嗣书。“答田岛书”中痛斥日寇的侵略罪行,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

盟军阵亡将士墓

于右任的字

小团坡
忠烈祠后面就是小团坡墓地。小团坡高30多米,面积为5024平方米,是一座沉寂的小火山。墓地中央纪念墙上是于右任写的“天地正气”四个大字,一侧是盟军阵亡将士纪念碑和墓地。山上是一个小圆平台,中间是一座纪念石碑,石碑上是李根源题并书写的“民族英雄”四个大字。山坡上从上往下按职衔高低依次安葬着牺牲的英烈,每块墓碑上都刻有他们的姓名军衔。看着那一块块无声的墓碑,仿佛看见了这些曾经鲜活的年轻生命,不禁悲从中来。


向他们致敬

墙外是解放后建的烈士陵园
我站在青石制成的烈士塔前,低头默哀,为了他们付出的生命,我们更要珍惜目前来之不易的安宁。不然,怎么对得起他们的一腔热血?从后山下来,看见墙外的牌坊,那是解放后造的革命烈士陵园,国共之间,何时拆了这堵墙?抑或拆了墙是一家,不拆墙也是一家,那敢情好呢!

寸性奇将军墓


绕回到墓园前面,有两个年轻的旅缅华侨谍报员的墓冢,其中之一是毛主席哲学老师艾思奇的堂弟。还有前面提到过的寸性奇将军的墓冢。在路边靠墙处一个小圆冢前面一块石碑上刻着“倭塚”两个大字,里面埋葬着联队长等3个小日本军官,他们的尸体都被扳成反绑并呈跪姿,面朝满山的英烈竖埋。墓碑上的字为李根源所题。

李根源故居

李根源塑像


“石为李氏所有”
在墓园里看了那么多的李根源的字,对他的生平有了兴趣,正好他的故居就在附近,我们就走去他家看看。李根源家门前有“叠园”二字,李先生1904年留学日本,第二年就加入了同盟会,1909年回国,出任云南陆军讲武堂监督,后升总办;民国6年(1917)年时当过陕西省长;民国31年(1942年)他当过腾冲县的抗日县长。进入他家大门就是前院,面对大门的堂屋里放着他的铜像,屋子两侧的对联:关中贤相思王猛,天下苍生忆谢安,为黎元洪所题。




喜欢前辈的字
走入他家第二进,屋子上面的匾额多是当时有名的人题的字,每个人的字都别具一格。李根源本人喜欢金石一类,他自己的字就非常特殊,后来在苏州隐居,他还收了好多石碑拓片。他家前院墙壁上嵌满了他题字的碑刻。1959年,他把一生收藏全部捐给了苏州文物管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