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行记之大理古城、喜洲、周城、三塔(下)

标签:
大理喜洲周城三塔 |
分类: 旅游类 |

严家花园门前广场上的牌坊



终将消失的场景



土墙和土人

研究老井

走出严家花园,我们在镇上穿街走巷,无论是小小理发室里的木椅还是陈旧的老墙,抑或是土胚墙,还是那小巷深处的老井、街角圆弧形的老屋,甚至是地上的井盖,无一不让我们感受到小镇的古老、质朴、美好。我们继续去往小镇深处,去寻找喜林苑民宿的第一个宅子——杨家院。












墙上大理石装饰
走着走着,突然街道宽阔了起来,一大片油菜花田出现在了眼前。虽然刚去看过罗平的油菜花田,但小镇上有这么大片的花田也算是稀罕物。油菜花田走到头,就是杨家院,它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老宅的门口挂了喜林苑的牌子,修旧如旧的它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为喜洲的旅游事业立新功。带西式门楼的杨家院建于清初,照壁下方有一尊盘腿而坐的佛像。整幢屋子里石头佛像,石俑不少,墙面上挂着的大理石装饰物,觉得应该都是现在的民宿主人——美国人林登先生的收藏品吧。






两门神

我们来到二楼的平台上,平台上摆放着桌椅,从那里可以看整片油菜花田。下来我们从大街上出去和小杨会合。途中看见一座石牌坊,后面是石头门楼的喜洲小学。在学校门口树牌坊倒是头一次见到,估计这里过去是谁家的宅子吧。小镇入口处有一座飞檐翘角的两层门楼,走近一看,有个木制楼梯可以往上,正想往上去时,从上面下来一个老人。问他楼上有什么,答说有菩萨,如果给它供奉一些东西,它可以保佑你。他的语言有点难懂,但大致意思我听懂了。






在正义门上俯瞰


听说上面有菩萨,刚刚还想上去的我就不敢上了(高大的泥人令我恐惧)。看阿胡过来,就叫她一起上去。楼上除了一扇打开的窗外,无其他采光,一尊佛像端坐正中,等待人们前来供奉。从窗口往下看,可以看见镇口那棵高高的大树。我们只是看看就下楼去了。走出门楼,看见楼上挂着的竖牌,上面三个金色的大字:正义门。旧时这里应该是小镇的大门。







少数民族老太太很有素养
我们去了周城,那里是白族扎染艺术之乡。进村先是一个菜场,豌豆红线椒香蕉橘子木瓜草莓青枣等蔬菜水果应有尽有。一种暗红色细细像红线椒一样的胡萝卜从来没见过,长见识了。








村里好多做扎染的人家,门口摊子上面摆放着蜡染扎染的帽子桌布小包等,也有挂在路边的,上面是少数民族的帅哥美女,有蓝白双色的,有彩色的,有规则和不规则的几何图形的,那些画面都很美哦。老卢被那些艺术品震住了,买了一块蓝白色的扎染桌布回家。

路边的白族人家

空空如也的小摊







此时已是中午过后,我们去桃源码头。虽然码头还在营运,但却看不见游客。桃花盛开着,通往码头的街道两边是一长溜摊位,看得出它曾经的辉煌,随着保卫洱海环境的运动,拆除了海边的民宿。现在这些摊位大多数都空着,只几个零星的摊点还在营业。我们在街边一个较大的餐馆吃了午饭,老板说他们的租约很快就要到期,他们也要关门了。以后再来这里,就找不到吃的呢!

桃源码头的桃花


饭后我们去蝴蝶泉。小时候看电影《五朵金花》,喜欢里面那首歌: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现在来到它的门前,却对它兴趣全无,因为教授前几年来时去看过它,就是一个小水塘而已。我们还有最重要的景点要去看,大理三塔。

大理三塔的大名是:崇圣寺塔。我国邮政曾出过两套中国名塔的邮票,每套4张,一共8座古塔。除了三塔和应县木塔外,其他6座我都去拜会过了。95年去山西时,原来去应县木塔的那条路在修,心中再不舍也是无奈。现在三塔是我想要“收入囊中”的最后两座塔之一,绝对不容错过。蝴蝶泉怎能和它相比?!

去三塔路上经过龙首关,我们下车爬上坡去把它拍了下来。事前我问了小杨龙首关在哪里,他并不知道。后来我在网上找到照片给他看,他说这就在路边呢,由此他才知道这个著名的历史遗址。龙首关和龙尾关都是当年龙口城的关隘。上网查了,当年的龙口城只存遗址,这个城楼是后来复建的,只为纪念此城而作。



人们在击打蛙鸣石



我们去最后一个也是在我心里最重要的一个景点——三塔。此时已是3点过后。小杨送我们到三塔门口时已近4点。寺庙4点半停止售票,不敢怠慢,我们赶紧买票进去。还在车上就看见三塔,此时它们在灰暗的天空衬托下更显明亮,挺拔的身姿傲然站立在魁伟的苍山下,令我等普罗大众肃然起敬。





三塔中间的大塔又称千寻塔,始建于南诏国时期(公元824—859年)(唐朝),两边分别是南、北小塔,建于宋朝。崇圣寺早已经毁了,但历经战火和地震的三塔却依然挺立。去年在河南嵩山看见的嵩岳寺塔也是塔存寺毁,可见塔的形态和建筑结构有多稳固。我们在那里看见明代的李元阳墓和元代的段工墓,李曾经捐资修建了一塔和三塔,段是大理国王段氏后裔。他的故事大家可以上网去查看。

复建的钟楼


复建的崇圣寺

寺内池塘


阿胡的手艺
我们去了后面复建的钟楼,最靠山脚的是2005年复建的崇圣寺,它的颜面虽然新鲜,规模虽然恢弘,但没有了它本来的沧桑面容,悠久历史,便失去了对我们的吸引力。还是回到三塔旁,我们继续在它的身边徜徉,久久不舍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