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选修教材文化常识汇总选择题(共77题)(37-47题)
(2017-12-26 11:35:37)
标签:
高二上学期高林瑜 |
分类: 高二教学资料与训练题 |
高中语文必修选修教材文化常识汇总选择题(共77题)(37-47题)
37、
A. 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B. 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C. 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D. 崤函,崤山和嘉峪关。崤山,在函谷关的东边。嘉峪关,在今河南灵宝。
选D. 崤函,崤山和函谷关。崤山,在函谷关的东边。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
38、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表:古代帝王给臣下的一种文书。
B. 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
C. 孝廉:汉代以来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D.
选A. 表:古代臣下给帝王的一种文书。
39、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郎中:尚书省的属官。郎中属员外级,就是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战国始有,秦汉治置。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
B. 洗马:又叫太子洗马,皇后的侍从官。
C. 八荒:八方最偏远的地方,也代指天下。
D.
选B. 洗马:又叫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
40、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合从(从,通“纵”):秦国联合其他盟国一起来共同对付六国的策略。
B. 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孟尝君,齐国贵族,姓田名文;平原君,赵国贵族,姓赵名胜;春申君,楚国贵族,姓黄名歇;信陵君,魏国贵族,姓魏名无忌。他们是战国时期有名的“四公子”,皆以招揽宾客着称。
C. 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皇帝的宝座控制天下。履至尊,登帝位。六合,天地四方。
D.
选A. 合从(从,通“纵”):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41、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俯首系颈:意思是愿意服从、投降。系颈,颈上系绳,表示投降。
B. 迁徙之徒:征发的人。指陈涉被征发戍守渔阳。
C. 谪戍:因有罪而被贬调去守边。
D.
选D.
42、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夫作难:指陈涉起义。作难,起事,首事。
B. 七庙隳:指毁灭了很多寺庙,就是百姓遭受祸害的意思。
C. 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桂、浙、闽、粤等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统称百越,也叫百粤。
D.
选B. 七庙隳:宗庙毁灭,就是国家灭亡的意思。七庙,天子的宗庙。
43、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戟:以戈和矛合为一体的长柄兵器。
B. 九州: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雍州,代指中国。
C. 巫医:古代对医生的一种称呼。
D.
选C. 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寿、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
44、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六艺经传: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乐》久已失传,这是沿用古代的说法。又称作“六经”。另也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B. 传:古时以来,专指人物传记。
C. 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之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需停顿处为读。
D. 监生,国子监生员的简称,指明清两代在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的中央最高学府)读书的人。清代乾隆以后,国子监只存空名,地主豪绅可以凭祖先“功业”或捐钱取得监生资格。
选B. 传:①古代解释经书的着作。 ②人物传记。
45、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理学,又称“道学”,是宋代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人阐释儒家学说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它认为“理”是宇宙的本体,把“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天理”,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B. 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敕,本来是通用于下属对长官、晚辈对长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C. 缥缃:代指书籍。缥,青白色的丝织品;缃,淡黄色的丝织品。古人习惯用这两种丝织品包书或做书袋,故以此作为书籍的代称。
D.
选B. 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46、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宫调:古代音乐有宫、商、角、徵、变徵、羽、变宫七音,以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合称“宫调”。
B. 祗(zhī)候:比较高级的衙役。
C. 刷卷:上级官员对下下级官员的进行考试。
D.
选C. 刷卷:上级官员考察下级衙门的刑狱案件。
47、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草》指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药书。
B. 跖:传说是春秋末年奴隶起义的首领,过去被诬称为“盗跖”。颜渊,孔子弟子,被推崇为“贤人”。盗跖,颜渊,这里泛指坏人、好人。
C. 元杂剧的角色有旦、末、净、杂四类。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
D.
选D.
48、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末是女角,正末是女主角,配角有小末(少年男角色)、外末(老年男子)等。冲末(男配角)。
B.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一般扮演性情恶劣、举动粗野的人物),如李逵、张飞。净的次要角色称副净。
C. 丑,俗称小花脸,大都扮演男次要人物。(注:元杂剧原本无“丑”的行当,明刊版本中的丑是明人增改的)(元杂剧中无“生”之称,“末”即“生”也)
D.
选A. 末是男角,正末是男主角,配角有小末(少年男角色)、外末(老年男子)等。冲末(男配角)。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