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20个文言实词的例句翻译训练题(1)【爱、安、被、倍、本、鄙】

(2017-07-04 16:53:19)
标签:

高林瑜

分类: 高考古诗和文言文

120个文言实词的例句翻译训练题(1)(含答案)

1在括号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

爱: 爱:恩惠  爱人:给人恩惠   爱:喜爱  爱:怜惜,同情

   爱:吝惜,舍不得    爱:所爱的人

.及子产,仲尼闻之,出曰:古之遗爱也。    (       )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       )

.其子,择师而教               (       )

.其二,则如服               (       )

.齐国虽褊小,我何一牛?            (       )

.而不见,搔首踟蹰。              (       )

.百姓皆以王为                (       )

 分析:

及子产,仲尼闻之,出曰:古之遗爱也。 

        卒:死去    涕:流着眼泪  遗:留下来的  爱:恩惠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素:平素    爱人:给人恩惠

其子,择师而教     

   爱:喜爱    之:指他们的孩子

.其二,则如服    

       爱:怜惜,同情  其:那些   毛:老,即老人    :他们,指老人

   意为: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齐国虽褊小,我何一牛?  

   爱: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

  而不见,搔首踟蹰。  

   爱:所爱的人     ——所爱的人还没,我看不见,(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百姓皆以王为        爱:吝啬  ——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在括号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

安::安全,平安  ②  : 安稳   安:安定,舒适     安身   

  安置  

.谢庄遂              (       )

.风雨不动如山           (       )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  (       )

.衣食所,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       )

.离山十里有王平营。        (       ) 

  分析:

 谢庄遂  : 安全,平安 ——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  风雨不动如山 : 安稳  ——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稳。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 安:安定,舒适

     ——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衣食所,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安身

     ——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离山十里有王平营。  安置      ——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3下列句子加点字意思解释与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安: ①   安:抚慰,安抚       安:使……安定   

          安:安心           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与结盟好   (       )

.既来之,则                 (       )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              (       )

.臣死且不避,卮酒足辞?            (       )

.臣死且不避,卮酒足辞?            (       )

 分析:

①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与结盟好。   安:抚慰,安抚

     ——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既来之,则      安:使……安定

     ——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  安:安心

           ——我调出京城做官二年来,感到坦然安心。

    臣死且不避,卮酒足辞?  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我对死尚且不躲避,一杯酒哪里值得推辞呢?

  

    4 在括号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

 被:① 被,读音一:bèI 名词,被子  覆盖 遭受 介词,表示被动

   ⑤pī,通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披散

.外人颇有公孙布之讥。(《训俭示康》)

.大雪逾岭,南越中数州。(《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      )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之矣。(《论积贮疏》)    (      )

.信而见疑,忠而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   (      )

.将军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  (      )

.屈原至于江滨,发行吟泽畔。(《史记屈原列传》)    (      )

 分析: 

     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训俭示康》)名词,被子

     ——外面很有一些人讥笑您,(说您)就像公孙弘盖布被子一样(做假骗人)。

     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覆盖

     ——大雪飘过岭南,覆盖了南越一带好几个州。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论积贮疏》)遭受

     ——世上有灾年和丰年,是自然界的规律,禹、汤这样的贤君也曾遭受过。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介词,表示被动

    ——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恨吗?   读音二:,通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史记屈原列传》)披散

     ——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边走一边吟咏诗句。

5在括号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

  :bèI 1)动词 背向,背着   违背,背叛   违背,背叛     2)数词,一倍    3)量词,照原数加一次  4)副词,更加,倍加

.兵法右山陵,前左水泽。(《史记淮阴侯列传》)        (      )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德也。(《史记鸿门宴》)          (      )

.赏累罚而不免于乱。(《五蠹》)              (      )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则分之。(《孙子谋攻》)        (      )

.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焉。(《治平篇》)       (      )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

  分析:

 ①   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史记淮阴侯列传》)背向,背着

     ——按照兵法,(布阵时)应当右面靠着山陵,前方和左面靠着水泽。

     ②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鸿门宴》)违背,背叛

     ——希望您详细的(对项王)说明我是不敢背弃他的恩德的。

     ③   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五蠹》)加倍

     ——即使加倍赏赐,屡次的惩罚也还是不能避免祸乱。

     2)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孙子谋攻》)数词,一倍

     ——十倍于敌就包围他们,五倍于敌就攻打他们,一倍于敌就设法分散他们的力量。

     3)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治平篇》)量词,照原数加一次

        ——可是说到那住户和人口,就比三十年以前增加了五倍了。

     4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副词,更加, 倍加      ——独自一人在异地客居,每到佳节更加思念亲人。

   

6在括号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

本,běn   1)名词   草木的根  根本,基础  本业,常代指农业

书本,稿本,版本   本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2)量词  3)动词,推究本源,考查   4)副词,本来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谏太宗十思疏》)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矣?(《齐桓晋文之事》)

.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论积贮疏》)

.今存其不忍废。(《〈指南录〉后序》)

.是无难,别具章,狱词无易。(《狱中杂记》)

.若印数十百千,则极为神速。(《活板》)

.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布衣,躬耕南阳。(《出师表》)

 分析:

  本,běn

     1)名词

     ①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草木的根

     ——希望树木长得高的,一定要使它的根扎的稳固。

     ②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根本,基础

     ——如果您要实行仁政的话,那么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求得解决)呢?

     ③ 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论积贮疏》)本业,常代指农业

     ——如果督促(那些弃农经商的)百姓,叫他们回到农业上来,都从事农业生产。

     ④   存其本不忍废。(《〈指南录〉后序》)书本,稿本,版本

     ——现在还保存那底稿,舍不得丢掉。

    

     是无难,别具本章,狱词无易。(《狱中杂记》)本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这没有什么困难的,另外准备一份奏章,审判书的内容并不改换。

     2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活板》)量词

     ——如果印几十几百几千本,就非常快了。

     3)动词,推究本源,考查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还是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由于人为的原因呢?

     4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出师表》)副词,本来

     ——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种地为生。

  7在括号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

  鄙,1)名词,边界,边远的地方    2)动词     ……为边界(边邑)

            轻视,瞧不起        3)形容词,鄙陋,见识浅,庸俗

  .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孔子鄙其小器。(《训俭示康》)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分析:

  鄙,

     1)名词,边界,边远的地方     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蜀地的边邑有两个僧人。

     2)动词    ……为边界(边邑)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越过别的国家,把遥远的地方当作自己的边邑,您知道那是很难的。

    轻视,瞧不起      孔子鄙其小器。(《训俭示康》)

     ——孔子瞧不起他的器量狭小。

     3)形容词,鄙陋,见识浅,庸俗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那些做官的人见识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