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猖会》阅读题

(2014-10-20 18:50:21)
标签:

育儿

分类: 高二教学资料与训练题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五猖会

鲁迅
 1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往往伸着颈子等候多时,却只见十几个人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红脸的神像匆匆地跑过去。于是,完了。
  2我常存着这样的一个希望:这一次所见的赛会,比前一次繁盛些。可是结果总是一个差不2;也总是只留下一个纪念品,就是当神像还未抬过之前,化一文钱买下的,用一点烂泥,一点颜色纸,一枝竹签和两三枝鸡毛所做的,吹起来会发出一种刺耳的声音的哨子,叫作吹都都的,吡吡地吹它两三天。
  3现在看看《陶庵梦忆》,觉得那时的赛会,真是豪奢极了,虽然明人的文章,怕难免有些夸大。因为祷雨而迎龙王,现在也还有的,但办法却已经很简单,不过是十多人盘旋着一条龙,以及村童们扮些海鬼。那时却还要扮故事,而且实在奇拔得可观。他记扮《水浒传》中人物云:“……于是分头四出,寻黑矮汉,寻梢长大汉,寻头陀,寻胖大和尚,寻茁壮妇人,寻姣长妇人,寻青面,寻歪头,寻赤须,寻美髯,寻黑大汉,寻赤脸长须。大索城中;无,则之郭,之村,之山僻,之邻府州县。用重价聘之,得三十六人,梁山泊好汉,个个呵活,臻臻至至,人马称〖女足〗而行……”这样的白描的活古人,谁能不动一看的雅兴呢?可惜这种盛举,早已和明社一同消灭了。
  4赛会虽然不象现在上海的旗袍,北京的谈国事,为当局所禁止,然而妇孺们是不许看的,读书人即所谓士子,也大抵不肯赶去看。只有游手好闲的闲人,这才跑到庙前或衙门前去看热闹;我关于赛会的知识,多半是从他们的叙述上得来的,并非考据家所贵重的眼学。然而记得有一回,也亲见过较盛的赛会。开首是一个孩子骑马先来,称为塘报;过了许久,高照到了,长竹竿揭起一条很长的旗,一个汗流浃背的胖大汉用两手托着;他高兴的时候,就肯将竿头放在头顶或牙齿上,甚而至于鼻尖。其次是所谓高跷抬阁马头了;还有扮犯人的,红衣枷锁,内中也有孩子。我那时觉得这些都是有光荣的事业,与闻其事的即全是大有运气的人,——大概羡慕他们的出风头罢。我想,我为什么不生一场重病,使我的母亲也好到庙里去许下一个扮犯人的心愿的呢?……然而我到现在终于没有和赛会发生关系过。
  5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在那里有两座特别的庙。一是梅姑庙,就是《聊斋志异》所记,室女守节,死后成神,却篡取别人的丈夫的;现在神座上确塑着一对少年男女,眉开眼笑,殊与礼教有妨。其一便是五猖庙了,名目就奇特。据有考据癖的人说:这就是五通神。然而也并无确据。神像是五个男人,也不见有什么猖獗之状;后面列坐着五位太太,却并不分坐,远不及北京戏园里界限之谨严。其实呢,这也是殊与礼教有妨的,——但他们既然是五猖,便也无法可想,而且自然也就又作别论了。
  (6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7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8这所谓,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9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10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11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12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13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有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14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15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16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17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18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19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20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21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22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五月二十五日。

1 联系作品内容,简述这篇作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答:                                                                          

                                                                              

                                                                               

                                                                          

2、如何理解《五猖会》中的句子: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2分)

答:                                                                          

                                                                               

3、文中一共写了几次赛会,分别用五个字为它们各写个标题

答:(1                      

2                      

3                      

4                      

4、我去看五猖会前的情感变化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6分)

答:答:                                                                           

                                                                              

                                                                              

                                                                           

5、第12自然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简要发分析。4分。

答:答:                                                                          

                                                                              

                                                                               

                                                                          

 

参考答案:

1、答:《五猖会》记叙了作者少年时一次看五猖会时发生的波折,写对五猖会的精彩内容心驰神往,而父亲却要背出一字也不懂的《鉴略》的内容,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表现了家长与儿童在心理上的隔膜,控诉和批判了封建家长和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摧残。5

2、答:反映了古代教育制度对儿童心灵的伤害和作者对父亲的不解与埋怨。2分。

3、答:(1)童年看赛会  2)明人的赛会   3)亲见的赛会

       4)东关五猖会    4分

4、答:(1)高兴地笑着跳着催促大家快点搬东西。(2)父亲让我背书,我心里忐忑,担心,在强背。心情沮丧绝望。(3)梦幻头脑中有个铁钳帮我把背不会东西夹住,让我我记住。(4)对这次五猖会觉得没多大意思了。父亲竟让人在最高兴时背书,让他心灵受到伤害。6分。

5、答:第12自然段,写“童年看赛会”。这两段主要写孩子们盼望看迎神赛会,但看过后又失望的心态,以及每次看迎神赛会后留下的纪念品——“吹嘟嘟”。这里既写出了孩子们的童心,又写出了孩子们的童趣,非常生动形象,同时也为后文写看东关五猖会做了铺垫。4分。

                                                       (题目设计:高林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