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知识点梳理(选择题与填空题)
(2014-09-13 19:47:49)
标签:
健康 |
分类: 高二教学资料与训练题 |
《陈情表》知识点梳理(选择题与填空题)
1、选出A—G中,通假字分析有误的一项(
A、夙遭闵凶:闵,通"悯",可忧患的事(多之疾病死伤)。
B、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C、终鲜兄弟:鲜,意为“不陈旧”,新鲜的。
D、常在床蓐:蓐,同"褥",草褥子、草席。
E、除臣洗马:洗,又作"先",前驱的意思。
F、猥以微贱:猥,犹"鄙",自谦之词。
G、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有,同"又"。
2、选出下边关于“古今异义”字分析,解释有误的一项(
A、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古义:成人自立
B、郡县逼迫:
古义:指郡县的官员
C、臣欲奉旨奔驰:
古义:驾马飞奔
D、实为狼狈:
古义: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
3、选出下边关于“古今异义”字分析,有误的一项(
A、则告诉不许:
B、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C、听臣微志:
D、九岁不行:
4、选出下边关于词类活用,解散释有误的一项(
A、臣待汤药:名作动,喝水吃药
B、躬亲抚养:名作状,亲自
C、且臣少仕伪朝:名作动,做官
D、诏书特下:方位名词,下面,下方。
5、选出下边关于词类活用,解散释有误的一项(
A、催臣上道: 方位名词作动词,上(路)
B、则以刘病日笃: 名词,一天。
C、臣具以表闻: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E、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F、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动词作名词,处境,连绵词
6、判断下边对加方框的字的意思解释,对的在括号里打“V”号,错的打“X”号。
(1)不矜名节
(2)愿陛下矜悯愚诚
(3)犹蒙矜育
7、下边关于课文中的通假字,你认为解释分析有没有错误,如果有错误,请把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给错误的在括号里打上“X”号,再写出正确的解释。)
(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3)则刘病日笃。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4)夙遭闵凶。
(5)猥以微贱。
(6)臣少多疾病。
(7)①具以表闻。②拜表以闻。
(8)臣少仕伪朝。
(9)历职郎署。
(10)谨拜表以闻。
(1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12)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1)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译:
(“既……终……”,是连词“既”和连词“终”的搭配,表示不止一个方面,可译作“既……又……”,或“既……也”。)
(2)有所希冀。
译:
(“有所……”,与“无所……”是相对的格式。意思是“有……的人(的东西、的事情)”。“所”字后面一定是动词。“所”与后面的动词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充当“有”的宾语。)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元臣,无以终余年。
译:
(无以,是动词“无”与介词“以”的结合,又写作“亡以”,表示“没有办法”,“没有什么用来”。)
(4)是以区区不敢废远。
译:
(是以,连词性的介宾词组,即“以是”的倒装,表示结果或结论,用在分句或句子的开头(有时置于主语后),上承说明原因的分句或句子,可译为“因此”“所以”。)
(5)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译:
(非独,连词,表示除所说的意思之外,还有更进一层的意思,用在复句的上一分句里,可译为“不单”“不仅”“不只”之类。)
A、
B、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实为狼狈。
E.本图宦达。
F、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上官,上官不许。
G、
H、前太守臣逵察臣为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为秀才。
I、拜臣为郎中。
10、翻译下边的句子。
(1)具以表闻之。
翻译:
(2)拜表以闻之。
翻译:
(提示“省略句,省略宾语,这两处都指“皇上”。)
(3)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翻译:
(4)是以区区不敢废远。
翻译:
(提示“是以,连词性的介宾词组,即“以是”的倒装,表示结果或结论,用在分句或句子的开头(有时置于主语后),上承说明原因的分句或句子,可译为“因此”“所以”。)
11、请背熟课文中这几个成语意思。
孤苦伶仃: 孤独困苦,无依无靠。伶仃,亦作“零丁”,孤独的样子。
茕茕孓立: 孤独无依的样子。茕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偏正结构。
形影相吊: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互相慰问。形容非常孤单,没有伴侣。形,指身体;吊,慰问。
日薄西山:太阳接近西山。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薄,迫近。
气息奄奄:形容人即将断气、死亡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
朝不谋夕:亦作“朝不虑夕。”早晨不能谋及晚上。形容形势或事情危急,只能顾及眼前,无暇作长远打算。
乌鸟私情: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古时候说小鸟能反哺老乌。
结草衔环:亦作“衔环结草”。原是古代两个受恩报答的故事。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皇天后土:古人对天地的尊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人命危浅:指人的寿命不长了,随时都会死亡。危,危弱;浅,时间短。
12、重点句翻译划线句子
(1)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2)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3、解释句中“之”的意思。
①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憧。(
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③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④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⑤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14、解释句中“于”的意思。
(1)急于星火。
(2)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15、解释句中“见”的意思。
(1)慈父见背。
(2)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16、解释句中“以”的意思。
(1)
①臣以险衅
②臣以供养无主
③但以刘日薄西山
④是以区区不敢废远
(
(2)猥以微贱
(3)
①臣具以表闻
②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③无以至今日
(
④无以终余年(
(4)谨拜表以闻(
17、解释句中“行”的意思。
(1)行年四岁。
(2)九岁不行
18、
(1)当侍东宫
(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19、解释句中“伯”的意思。
(1)既无叔伯
(2)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20、解释句中“终”的意思。
(1)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2)无以终余年。
(3)愿乞终养。
21、解释句中“命”的意思。
(1)辞不赴命。
(2)人命危浅。
(3)更相为命。
22.
(2)谨拜表以闻。
23、
(1)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2)是以区区不敢废远。
24、
(1)晚有儿息。
(2)气息奄奄。
25、解释句中“朝”的意思。
(1)
①逮奉圣朝。
②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③且臣少让伪朝。
(
(2)
朝不虑夕。 (
26.
(1)门衰祚薄。
(2)但以刘日薄西山。
(1)九岁不行。(
(2)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3)晚有儿息。(
(4)而刘夙婴疾病。(
(5)逮奉圣朝。(
(6)前太守臣违察臣孝廉。(
(7)寻蒙国恩。(
(8)除臣洗马。(
(9)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10)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1)臣之辛苦。(
(12)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27、请同学们把下边古代官职常识背一背,记一记。对大家阅读文言文是很有用的。
(1)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
关于任职授官的有:任、授、除、拜、封(用于爵位)、
赠(用于追封已故者)
征、辟、荐、举(多用于布衣作官)
点(用于口语)。
关于提升职务的有:
抉或(用于由低级到讥级)
进(用于较高职务追加)、
起复(恢复原职务)
超迁
关于降级免职的:
罢、免、解(因非严重过失而解除职务)
贬、谪(因过失而降级)
革、褫(撤职查办)
开缺(奉命或自请解除职务)
致仕(带职退休)
左迁(降级使用)。
关于调动职务的:
移、调、徒、量移(调的比原职稍好)
补(由候补而正式上任)
关于兼职的:
领(以本官兼较低职)
摄(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
权(临时代职)
行(代行某职而尚无此官衔)
护(原官短期离职,临叮守护印信)
1、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如果是“左除”,则是降级授职之意。
2、赏,是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如《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3、擢,既由选拔而提升。课文《海瑞传》:“是瑞已擢嘉兴通判,坐谪兴国州判官。”
超擢则是越级破格提升的意思。如《谭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等同参预新政”。
4、迁,改官。用法较复杂,常见的有三种情况。一是升迁,如《海瑞传》:“迁淳安知县。”海瑞由原教谕官提升为知县。二是改任,相当于转调原职品级的官职,如《张衡传》:“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新职太史令与旧职郎中官职级别相同。三是降职,即“左迁”。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即指被降为江州司马。
5、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即说张衡所居官职一直未得到改任。
6、谪,官吏降级,相当于贬。白居易《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当浔阳城。”
7、拜,授予官职,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张衡传》:“公车特征拜为郎中。”
8、出,指出京受任。《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中的“出”,就是指张衡离京任河间王的相。
9、去,卸职。《张衡传》:“自去史职,五载复还。”这里的“去”,就是卸职之意。
10、黜,废免,革职免官。《屈原列传》:“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要注意,“黜”与“贬谪”相同,但有区别,贬谪是出自皇帝的诏令,黜有时则是上司对下属官员的处分,《书博鸡者事》中“黜臧使者”的“黜”就是指“台臣”以对“臧使者”的处分。
11、放,放逐。如《史记·屈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中的“放”就是贬谪放逐的意思。
“放”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地,如《谭嗣同》“即放宁夏知府,旋升为宁夏道”中的“放”就是“委任委派”的意思。
12、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如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陟”即指提升和进用。
“陟”常和“黜”连用表示人材的进退,降官曰“黜”升官曰“陟”。如韩愈《送李盘谷序》:“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13、夺,罢官免职。如《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14、罢,革除官职。《书博鸡者事》“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中的罢是指被革去了官职。
15、复,恢复旧职。《书博鸡者事》中“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中的“复”指重新任命,恢复旧职的意思。
参考答案:
1、
2、D、实为狼狈:
3、B、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4、D、诏书特下:方位名词做动词,下召
5、B、则以刘病日笃:名作状,一天天
6、全对。
7、(12)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9、除:授官,担任。
10、①具以表闻之。
(六)状语后置句
B.
D.
13、①②③④中的“之”,都是“的,助词。”
⑤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助词。
14、(1)于
(2)于
15、(1)见
(2)见
16、(1)①②③④因,因为,介词。
(3)①②③④用,拿,介词。
17、
(1)行
(2)行。
18、
(1)当
(2)当
19、(1)伯:
20、
(1)终:
(2)终:结束,度完,动词。
(3
21、
(1)命。任命,名词。(2)命。 生命、性命,名词。(3)命。 生活、生存,名词。
22.
(2)拜。
23、
(2)是 “是”和“以”组成连词性的介宾词组,即“以是”。是,此,代词。
24.
(2)息。
25、
(1)朝。①②③朝廷,名词
(2)早晨,名词。
26.
(1)薄。
(2)薄。
27、解释下边加点的字。
行。不会行走。
成立。古成人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