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高考背诵篇目《师说》阅读训练题
(2012-10-15 17:24:22)
标签:
教育 |
分类: 高考古诗和文言文 |
7、《师说》
古之学者(1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15
巫医乐师百工之(19
圣人无常(24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27
1.对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师说》以贻之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从而师之
C、而耻学于师
3、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孔子师郯子
4、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⑤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A.全不相同
C.全都相同
5、下面各句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7.下列划横线的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8.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5分)(
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A.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不同
B.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亦相同
C.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也不同
D.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相同
9.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吾从而师之
10.下列各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C.
不拘于时,学于余
1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
人非生而知之者
C、
惑而不从师
D、其皆出于此乎
1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作师说以贻之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C、则群聚而笑之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3.选出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式相同的一项(
14.在下列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C.李氏子蟠……不拘于时
15、下列各句中,不属于状语后置的一项是(
A、生乎吾前
16、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竹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经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17、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7、《师说》
1.
2、A、吾从而师之
3、 C、孔子师郯子
4、A.全不相同
5、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6.
7.
8.
C.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也不同
9.
10.
A、 11、
B、
其皆出于此乎
15、
16、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竹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