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祝福》阅读复习题及答案

(2011-04-18 19:06:42)
标签:

鲁镇

宋体

《祝福》

肖像描写

进步思想

教育

分类: 高中语文备课资料

《祝福》复习资料           同备课组老师提供

1本文的记叙顺序是什么?采用这样的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1)本文在序幕以后就写出了故事的结局,这是采取了倒叙的手法。

2)祥林嫂悲惨的结局放在开头,巧妙地设置了悬念,使读者寄予探求事情的原委,有一定的吸引力;

3)把祝福的景象和祥林嫂的死连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突出反封建的主题。

2小说描写了几次“祝福”?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共三次:

1、鲁镇各家准备祝福的情景;2、鲁四老爷家祝福 的情景;3、结尾感受到的祝福景象。

祝福1:揭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

祝福2:推动情节发展,增强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祝福3:首尾呼应,深化主题。

3作者在文中对祥林嫂进行的三次肖像描写,这样的肖像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概括了祥林嫂悲惨的半生,通过鲜明的对照深刻揭露了祥林嫂所受到的摧残和迫害。

4小说为什么以祝福为题?

1)起于祝福,终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密切相关;

2)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是在祝福的欢乐气氛中展开的,鲜明的对照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5.指出下列四句话各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并说说这些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1)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

比喻。突出祥林嫂在精神上受到毁灭性打击之后,胆小、恐惧、怕见人的心理状态。 

2)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拟人、反语。和祥林嫂的惨死形成鲜明对照,形象地讽刺了封建迷信思想,揭露了其骗人、杀人的本质。

3)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

顶针。不但表达紧凑,语言连贯,而且突出了鲁四老爷虚伪和顽固守旧的性格。

4)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

反复。描写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风俗习惯依旧,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

6.“我”在文中起什么样的作用?是一个怎样的人?

1是全文的线索人物,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的所见所闻来展现的;

2)“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同情劳动人民,不满黑暗现实,但也有软弱和无能的一面。

7祥林嫂临死前提出的问题说明了什么?

临死前对“魂灵”、“地狱”产生的种种疑惑,说明祥林嫂对自己悲惨命运已产生了一定的反抗意识,但只是朦胧的,带有迷信色彩,因而也是自发的、软弱的。  

8“我”的答话起了什么作用?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个什么样的人?

1)同情她并想安慰她,却起到了相反作用,增加了祥林嫂精神上的恐惧,加速了她的死亡。

2)“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同情劳动人民,不满黑暗现实,但也有软弱和无能的一面。

9为什么说祥林嫂对“魂灵”又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

“希望其有”是封建迷信思想,想要在阴间见到儿子,“希望其无”是害怕死后被两个丈夫分尸。

 

10阅读下段文字,回答问题。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到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1)下列词语分别指代哪类人?

  ①玩物:和祥林嫂一样命运悲苦的贫穷受欺的人。

  ②活得有趣的人:鲁四老爷一类的富人。

  ③无聊生者:像祥林嫂这样贫穷无靠、难以活命的人。

④厌见者:鲁四老爷之类的封建统治者、卫道士。

2)这段文字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反映了社会上对祥林嫂悲剧的冷淡,这一切都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也烘托了“我”对祥林嫂命运的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激愤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