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应当是有分量的
“不应当把知识的评定作为某种孤立的东西从教育过程中分离出来。只有当教师和儿童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互相信任和怀有好意的基础上时,评分才能成为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的刺激物。可以说,评分是教育上最精细的工具之一。根据学生对教师所给的评分所抱的态度,我们就可以准确无误地作出结论,断定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如何,是否相信和尊重教师”。苏氏在这里指出分数这种评价机制的问题,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是积极的,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激发学生的动力,不当的评价往往会促使学生害怕学习中的困难走向恶性循环,苏氏在这里对分数的评定提出几条良好的建议,非常值得深思:
第一,评分宁可少一些,但是每一个评分都要有分量、有意义。
第二,如果学生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和情况而没有能力掌握知识,我是从来不打不及格分数的。
第三,如果你看出,学生的知识还比较模糊,在他们关于所学的事物和现象的表象中还有些不明确的地方,那你就根本不要给予任何评分。
第四,应当避免提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要求学生准确无误地重复教师所讲的东西或者从书本里背诵的东西。
苏氏这里的评分是一种综合性评价,不是针对卷面分数,而是一种符合学生的全面发展观的评价。学生评分是针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情况,既有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又有学生对知识的思考过程,绝不是仅仅对学生知识记忆进行评分,学生只有通过思考把握知识才能使知识活起来,苏氏的评分是一种通过这种评价促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的综合的评价体系。
不给没有能力掌握知识的学生打分,这种分数是粗暴的没有意义的,他只会打击学生的信心,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冷漠,如果教师的分数评价无法促使学生进入良性的教育学循环,那么就不要进行这样的评价。苏氏曾指出学生不愿意学习,厌学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学生认为自已在学习能力上不如别人,这种智力的差异往往是学生放弃学习的复杂原因,而教师的消极分数评价会使学生认为“我不行,我学习不好”的原因是因为不如别人。分数的评价应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分数评价具有双向作用,教师要促使学生通过有分量的分数评价学会学习,在学习中获得一种快乐,从而走向良性的发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