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温和地坚持——读林文采《心理营养》小记

(2018-03-11 23:08:15)
标签:

杂谈

http://s8/middle/001UuvNhzy7iOMBG7eR35

在养孩子的路上,常常因为自己的急脾气而不断地,循环地焦虑。面对孩子的种种,自认为的"不良情绪",或者"不良行为"总是让自己头疼,面对育儿路上的种种困惑也都希望自己能做到最好,成为好父母。

可生活往往就是学了一肚子的知识和理论,日子还是天天鸡飞狗跳,面对孩子,除了焦虑和无力,还是不知道如何是好。

或许我不断学习这些养育知识,潜意识里只是想缓解自己的焦虑感,减轻自己育儿路上那种挫败感而已。

最近,可能因为闺女临近送幼儿园的原因吧,自己又开学忙的似陀螺,相处的时间比较少,再次陷入了焦虑中,视孩子为累赘,视自己为怪物。

打开《林文采博士的亲子育儿课——心理营养》这本书,先是被前面的五条心理营养而框住,以为这又是一本泛泛其谈不知所以然的书,越往后越发现,一本书五分之四都是从事例去阐述观点和处理方法,让这本书更像一本实用手册,而“温和地坚持”和“重要他人”是我对这本书最深的印象。

本书的作者林文采博士是马来西亚人,从1990年开始做大量的个案,接触过上千的家庭和孩子。

在书中,林文采博士指出,孩子如同一颗种子,生命原本就在其中,爸爸妈妈给予他的爱和心理滋养就是阳光、雨水、空气等营养物质。如果缺乏了这些物质,再强大的生命力和心理能量都无法实现。

孩子在任何阶段都需要五种心理营养,以年龄划分,是为了让父母了解到不同年龄段孩子最渴望的心理营养。

*第一个:无条件的接纳。*

*0-3个月,孩子需要的第一个营养是无条件的接纳。*

在孩子时刻需要爸爸妈妈帮助,需求无法准确表达的时候,孩子对一切都无法确定,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无条件的接纳。 所谓无条件的接纳,就是,不管孩子乖不乖,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此时此刻,我们都尽自己所有能力满足他,爱他。

*第二个:此时此刻,在你生命中,我最重要。*

*0-3个月的孩子还需要确定,"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

一般情况下,妈妈都可以满足孩子的这种需求。刚刚生产不久的妈妈,身心时刻都在为孩子准备着。 但有些妈妈因为某种原因,无法满足孩子此时的这种需求,就可以由父亲代替。如果父母吵架,都无法照顾孩子,孩子会跟随自己的本能,会寻找祖母、老师等其他人为"重要他人"。

如果孩子小的时候没有找到这个重要他人,他将一生都会去寻找,直到找到为止。他们希望从他人身上弥补曾经没有从父母那里获得到的"我最重要"的感觉,希望有人把自己看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看到这里,我好像已经不难理解,电视法制栏目里说的那些十几岁就加入社会帮派或者早恋的孩子们。他们在家里没有找到归属感,但却在那些兄弟哥们儿那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和"我最重要"的感觉。家里无法给予的,孩子会向外寻找。一旦找到,他们执着到底,不愿自拔。

*第三个:安全感*

*4个月到三岁,孩子进入想要分离的阶段,是孩子要和爸爸妈妈剪断心理脐带掉过程。这个时候孩子需要的是安全感。*

孩子在安全感建立,主要在于妈妈。因为孩子的分离对象主要是妈妈。如果妈妈的状态稳定,孩子会很自然地渡过分离期,并获得安全感。

这时,需要妈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保持情绪稳定,和良好的夫妻关系。

*第四个:肯定、赞美、认同*

*4-5岁,孩子逐渐有了"我"的意识,就非常需要:肯定、赞美、认同,这个心理营养。*

在认同和肯定这部分,爸爸的重要性大于母亲。父亲对孩子的肯定、赞美、认同,无论是对儿子还是女儿,它的份量都特别重。 父母对孩子的欣赏可以通过行动和语言表达出来,让孩子可以感受到:"我很好,爸爸妈妈很爱我,因此,孩子会充满自信,真正源自内心的自信,他知道自己是有价值的人,他会有一个新的"我",知道"我是谁",然后才会有信心去面对他的人生。

*第五个:学习、认知、模范*

*6-7岁的孩子,需要:学习、认知、模范。*

这个时期,孩子需要一个人做他的模范。比如,在遇到麻烦时,与别人意见不同时,我该怎么办?这个模范可以帮助孩子解决一些问题。

而孩子的第一个模范就是爸爸或者妈妈。我们用什么的态度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将是孩子走向社会处理问题的示范和模版。

最后,作者告诉家长。心理营养能早开始最好。如果没有从一开始就给孩子,也不存在晚不晚的问题,只要我们意识到,发现到,任何时候都可以。

整本书没有华丽的词语,没有夸张的字眼,用温和而有力量的文字,用各种易懂的比喻,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在育儿的路上我不再彷徨、焦虑,我愿意继续学习,继续前进,用林老师的话:边怕边做,边做边怕,当我有了成功的事情,这个成功将被我的身体记忆,我就可以逐渐打破我以前的内化记忆。做一个温和坚定的,可以为自己负责的妈妈,我想这便是我今生最大的幸福了。

关于林老师的五朵金花摘原文如下:

人像种子,需要阳光、水、空气,植物尽可能努力绽放自己的美丽开花结果。

如果人跟自己的生命力连接,生理心理营养充足,会绽放生命的五朵金花。

——如果心理营养充足,人生第一朵花呈现是爱的能力

地球生物里面我们是最懂得爱的人,如果心理营养够,我们会爱别人也接受别人对我们的爱。

——如果心理营养充足,人生开的第二朵花是独立自主

人是生而为自己负责,做自己,没有人不渴望做自己。当觉得无奈、不能自主会觉得好像没活着。所有小孩想负责,被教成不负责。

——如果心理营养充足,人生开的第三朵花是联结

没联结会寂寞孤独,本性需要至少和一个人连接,当不能够这样时问题出现了,不想连接是不符合人性的,能够连接是生命力的明证。

——如果心理营养充足,人生开的第四朵花是价值感

我们希望有价值,少年人讲无聊是追求价值感,不只是追去物质和爱,人类追求价值。

木瓜会开木瓜花,不会开别的花,如果自己开的花和自己不一样,就会问自己我是谁?我是宇宙独一无二的显化,一次五千万精子我跑第一,所以无需和别人比,树不会问另一棵树说我有用吗?古往今来唯一的我,如果我离开这个世界,再也不会有好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