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课堂实录

(2011-12-08 09:22:54)
标签:

杂谈

分类: 话说研修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带中括号的]

(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信息窗4教学设计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一、温故知新,前后搭建引联系。(课件出示)

师:请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19+253-22÷21    10-100÷10×11

生:19+253-22÷21先算括号里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最后算加法。

10-100÷10×11先算括号里的除法,再算括号里的减法,最后算乘法。

师:你能说一说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吗?

生: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边的。

二、创设情境,层层推进定目标

1、师: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从三峡的几个重要的水库建设,学到了许多的数学知识。为了支持三峡工程建设,三峡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迁移。(课件出示录像《三峡移民谣》)

    2、 师:三峡人民的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让我们感动。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移民的具体情况,好吗?(课件出示信息窗)

   师:请同学们观察信息窗,你从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最终移民人数达113万;一期移民人数34.15万;二期移民人数38.25万。

(师在课件上将上述信息划线标出)

3、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吗?怎样列式?

1:第一、二期一共移民多少万人?师板书列式。

2:第三、四期一共要移民多少万人?师板书列式。

师:同学们提的非常好。还能提出一些稍复杂一点的数学问题吗?指生回答,师板书:第三、四期平均每期要移民多少万人?

师:你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数学问题,今天我们着重研究这个问题,好吗?

三、自主合作,细细探究建模型。

1、师:要求三、四期平均每期移民有多少万人?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课件出示小组活动要求:

 1)现在请同学们先想一想,然后在练习本上做出来。

 2)同位之间交流做题思路,说一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2、师:哪位同学交流一下自己是怎样做的?(投影仪展示)

1:先求前两期移民人数,再求后两期需移民人数,最后求三、四期平均每期移民多少人。

34.15+38.25=72.4(万人) 113-72.4=40.6 (万人)40.6÷2=20.3(万人)

2:先从总数中连续减去一二期的人数,求出三、四期需移民人数,再求出三、四期平均每期移民多少人。列式为11334.1538.25)÷2

师:大家同意他的做法吗?

生:同意!

3、师将以上两种解题方法在屏幕上进行对比:

师:我们来观察分析一下:

  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对比算式又有什么不同点?

师:谁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相似之处:都是通过求出三四期的人数,再求三四期平均每期多少人?

    不同之处:所求三、四期人数的方法不同。

    分步算式先求前两期的人数,然后用总数减去前两期人数的和。

    综合算式是从总数中连续减去一二期的人数。

4.师:结合(11334.1538.25)÷2这个算式,怎样能表示出113减去34.1538.25的和呢?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归纳列式方法。开始!

小组活动,师巡回指导,发现错例。

教师让出现错例的同学上台展示并板书她的算式:

113-(34.1538.25)÷2

师:请同学们观察分析一下,她做的对吗?

生:不对。

师:这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生:运算顺序是先算括号里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最后算减法。

师:算式表示出来的意思与刚才的思路是否一致?

生:不一致。

5、师:怎样才能表示为一致呢?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

小组活动。

     师:有没有好方法?

     生困惑……

     师:老师有个好方法,大家想知道吗?

   生:想!

   师:(课件出示)

要保证先算113减去34.1538.25的和,只要换上个符号就可以了,应这样列式:

[113-(34.15+38.25]÷2

刚才添加的这个符号名叫做中括号,这样表示“[    ].

    6、师:为什么要用[    ]呢?

生:使用中括号可以改变原来算式中的运算顺序。

师:那么中括号与小括号有什么区别呢?

生: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师:具体到算式 [113-(34.1538.25]÷2应该如何计算

让一学生上黑板上板书验证,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出。

师:黑板上的同学和你做的一样吗?

其他同学说:一样

只有一生说:不一样。

课堂出现差异:请此生上讲台,通过对比得出板演的同学忽视了单位名称和答语,师生一起补充完整。

7、归纳总结,理升本质模型。

1)比较:师:结合刚才的计算,比较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以往所学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否一样?哪里不同?(小组合作交流)

2)汇报总结:生: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只是在今天的学习中多了个中括号。

3)迁移、提升:师:谁能总结出计算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先充分鼓励学生总结,最后课件出示,生齐读: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一样,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师:同学们很棒,今天我们学了新知识,那就是:(板书课题):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四、实践应用,因材施教巧突破。

1、如今的三峡景色宜人,许多地方已成为旅游景点,同学们想参观一下吗?不过你们要经过闯关才行!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大家齐努力,一起来闯关,看看哪个小组首先闯关成功。好吗?课件出示第一关题目: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做题。

师:哪个小组做完了?交流一下。

生:在算式 [ 10 - (3.82.2] X 2.5中应先算(加)法

最后算( 乘 )法。在计算 0.2 X [4. 55.5)÷ 2 ]的时候,应先算(加)法,再算(除 )法,最后算(乘法  )。

师:其他小组跟他们做的一样吗?

生:一样

师:祝贺大家闯过第一关!

2、顺利进入第二关(课件出示题目)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做题。

生交流:[244-(4951] ÷ 3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24449-51)÷ 3

师:同学们真棒,进入第三关,看哪个小组闯关最快。

3、课件出示第三关题目: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做题。

生交流:说出每一步的计算结果,列算式:0.2x [5.2+4.8) ÷2]

师:恭贺大家,经过努力闯关成功,让我们一起进入美丽的三峡吧。

(看课件三峡风景)

五、反馈评价,应用价值精归纳。

1、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1:我今天这节课认识了中括号。

 2:我知道了计算有小括号和中括号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3:我学会了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

 2、教师总结: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多啊。老师也有几句温馨提示告诉大家:

 小小括号作用大,希望你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养成细心遵守运算规则的好习惯,牢记运算顺序,做个计算小状元。

 师:好,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生: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