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带中括号)第一课时

(2011-12-08 09:21:48)
标签:

杂谈

分类: 话说研修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带中括号)第一课时

             第三次备课

———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信息窗4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实验教科书第122—125页,《(带中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理解含有小、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将中括号在混合运算中正确的应用。
【教学难点】:正确地进行(带中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中括号,明确中括号的写法、作用及含有小、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二)能力目标:
 1、在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能用中括号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思维,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2、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活动,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体验数学活动中探索的乐趣。

(三)情感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混合运算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好地向智能结构转化,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2、通过感受三峡工程的宏伟,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思想情操。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带中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这之前学生已有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对小数也有了的初步知识,会进行小数的加、减、乘法的计算,本单元又学习了小数除法,因此这部分既是新知也是小数运算知识的结束。
  本信息窗4呈现的是三峡水库淹没范围的示意图,通过数据介绍移民问题,引导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并在列综合算式的过程中认识中括号。
【学情分析】:
  本课节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乘除法、小数乘除法、商不变的性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好这部分知识对于今后学习及解决实际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法设想:
  1、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重视观察法、迁移法、比较法和讨论法的应用,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混合顺序来解决新课。在“观察”、“比较”、“验证”中帮助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自我创新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2、设计针对性练习突出重点,根据学生做题反馈情况及时给于引导和补救突破难点,使之形成技能。
【教情分析】:
  第4信息窗呈现的是三峡水库淹没范围示意图。以文字形式提供了三峡工程一、二期移民人数和最终移民总数。拟引导学生提出有关三峡移民数量问题,引入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的学习。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提出:第三、四期平均每期移民多少万人?
  教学红点标示的问题时,可先让学生充分理解题目的意思,独立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然后分小组交流。交流时,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想法表达清楚。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可能分步计算,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分步算式列成综合算式。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思考后,教师顺势介绍中括号,讲解中括号的写法及用法。
教法设想:
  1、本节课首先运用旧知到新知的“迁移”规律,创设“迁移”情境,沟通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逐步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和探究新知的能力。
  2、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运算顺序,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运算顺序方法的探讨,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团队精神,解决本课的重点。
  3、课堂练习中针对教材的重难点设计判断、改错等多样化的练习,让学生既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明确要保证计算的准确就必须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作风,从而进行难点突破。
  4、 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前后搭建引联系。
  1、口头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19+253-22÷21                10-100÷10×11
  2、我们把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为四则运算。你能说一说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吗?(指生回答)。
  为了同学们方便记忆,老师将它编了个顺口溜,大家来齐读一下:(大屏幕展示)

整数四则混合算,明确顺序是关键;
  加减乘除无括号,加减在后乘除先;
  有了括号顺序变,先把括号里面算。

二、创设情境,层层推进定目标。
   1.
谈话导入。

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从三峡的几个重要的水库建设,学到了许多的数学知识。为了支持三峡工程建设,三峡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迁移。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出示录像《三峡移民谣》)

师:通过观看视频,三峡人民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让我们感动。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移民的具体情况,好吗?(出示信息窗)

师:请同学们观察信息窗,你从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思考后,指生回答)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吗?怎样列式

2.交流汇报。
  学生可能会提出:
  (1)第一、二期一共移民多少万人?
  (2)第三、四期一共要移民多少万人?
  (3)第一期比第二期多移民多少万人?
  (思路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边提边列式,可不算得数)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选择的、按一定顺序进行问题板书。
3.
定标引题

教师:同学们提出的以上这些问题都非常好。还能提出一些稍微复杂一点的数学问题吗?(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提出:
  第三、四期平均每期要移民多少万人?………
  教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并提出了这么多数学问题,今天我们着重研究这个问题,好吗?
(板书:课题
  三、自主合作,细细探究建模型。

1.自主探究,体验感知模型。
师:要求三、四期平均每期移民有多少万人?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①现在请同学们先想一想,然后在练习本上做出来。开始!

哪位同学交流一下自己是怎样做的?(指学生到投影仪上展示不同的解答方法并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a)先求前两期移民人数,再求后两期需移民人数,最后求三、四期平均每期移民多少人。算式:34.15+38.25=72.4(万人) 113-72.4=40.6 (万人)40.6÷2=20.3(万人)

b)先从总数中连续减去一二期的人数,求出三、四期需移民人数,再求出三、四期平均每期移民多少人。

算式:11334.1538.25)÷2

师:大家同意他的做法吗?

2.对比分析,构建算理模型。

师:我们来观察分析一下:

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②对比算式又有什么不同点?

师:谁谈谈自己的看法?(指生回答)

相似之处:

都是通过求出三四期的人数,再求三四期平均每期多少人?

不同之处:

所求三、四期人数的方法不同。

分步算式先求前两期的人数,然后用总数减去前两期人数的和

综合算式是从总数中连续减去一二期的人数。

3.小组合作,形成算式模型。

师:结合(11334.1538.25)÷2这个算式,怎样才能表示出从113中减去34.1538.25和呢?

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开始!(小组讨论,师巡回指导)

小组交流汇报。

4.讨论交流,引出解答模型。

师:请同学们观察分析一下,他们做的对吗?

算式1113-(34.1538.25)÷2

算式2:(11334.1538.25)÷2

小组思考讨论:算式1和算式2在运算顺序上有什么不同点?与我们刚才要表示的做题思路是否一致?(小组再次合作交流)
  (1)分析算式错误的原因,明确运算顺序。
  师:哪个小组交流一下看法?
  师归纳:算式1和算式2的计算顺序所表示的意思与我们刚才的思路不一样。
  那么,如果要先求前两期移民多少人,再从总数中减去前两期移民人数的和,要保证先算113减去34.1538.25的和,只要换上个符号就可以了,应这样列式:[113-(34.15+38.25]÷2
  (2)介绍中括号的写法读法,明确它的作用。
  教师:我们在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时,已经感觉到有时只用小括号已不能满足需要,还要想个办法再改变运算顺序,这就需要学习一个新的运算符号,刚才添加的这个符号名叫做中括号,这样表示“[    ]”.(板书)
  那么中括号与小括号有什么区别呢?
  (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如学生问:为什么要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解释:这属于数学的一种计算规则,先算括号里面的,括号又分为小括号,中括号,计算的时候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计算,最后在计算括号外面的。)
  (3)检验运算顺序。
  教师:具体到算式 [113-(34.1538.25]÷2应该如何计算?让一学生上黑板上板书验证,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作出。
  教师:将列出的算式与分步算式进行对比,确定运算顺序是否正确?
    5.归纳总结,理升本质模型。
  (1)比较:结合刚才的计算,比较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以往所学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否一样?哪里不同?(小组合作交流)
  (2)汇报总结: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只是在今天的学习中多了个中括号。
  (3)迁移、提升:谁能总结出计算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先充分鼓励学生总结,最后教师补充得出: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一样,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4(师直接大屏幕展示顺口溜,生齐读、对比、巩固)

小数四则混合算,明确顺序是关键;
  加减乘除无括号,加减在后乘除先;
  有了括号顺序变,先把括号里面算。
  小括号,中括号,最后再把乘除加减算。

四、实践应用,因材施教巧突破。
  
如今的三峡景色宜人,而且也成为了人们的旅游胜地,同学们想参观一下吗?不过要经过闯关练习才行!

课件出示三道闯关练习,大家齐努力,一起来闯关。

  五、反馈评价,应用价值精归纳。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教师总结:小小括号作用大,粗心大意酿大错,希望你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养成细心遵守运算规则的好习惯,牢记运算顺序,做个计算小状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