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节江南游散记
(2023-10-17 06:28:23)
标签:
江南游记存 |
标签: 旅游
告别高邮,我们进入历史名城扬州。"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大诗人李白的诗篇具有神奇引力,把千百万古人、今人,包括我们牵引到瘦西湖畔、二十四桥边。——瘦西湖是隋唐以来城濠连缀而成的带状湖泊,与京杭大运河水源相通。晚清,扬州盐业式微,湖边园林逐渐荒芜。解放后,政府发动群众疏浚河道,拓宽河面,恢复了四桥烟雨、石壁流淙、万花园等景观,面貌一新的扬州呈现在世人面前。汽车行驶在街道上,两侧密密匝匝耸立着桑、槐、榆、香椿、枫杨、楠树等绿地树木,与一、二年生的观赏性花卉、植物组成色彩斑斓的花坛、花篱,形成高、中、低、地面四个层次的植物群落、枝繁叶茂、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从座车窗口望去,分不清哪是街市,哪是景区;扬州全城就是一座园林,就是一座大花园。草木芳香,沁人肺腑。多么靓丽、多么美好的城市啊!
惜别扬州,车入无锡。这里是画家顾恺之、徐悲鸿、大学者钱钟书、杨绛的出生地,也是经济学家孙冶方、汉字激光照排之父王选的故乡。我们伫立在太湖岸边的鼋头渚,遥望水阔山长、帆影点点的太湖,浮想联翩,慨叹此地造就那么多为国家做出贡献名人,他们是无锡的骄傲,也是国家的骄傲。
“两节”旅游的重头戏在苏州。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和徐祯卿,名满天下,老少皆知,此次不再探访。我们登记预约十月一日这天上午,游览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拙政园。然而预约了也是满园游客,都是年轻人,挤、挤!谁也不在乎。在藤萝纷披的芙蓉榭前,年轻游人扶栏观景,攀附上下;在重檐斗拱、雕梁画栋的听雨轩、远香堂、天泉亭前,年轻游人争相拍照留念。在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茂树曲池前,他们挨挨挤挤欣赏古意盎然的碑刻、匾额、楹联,年轻的脸上洋溢着期许和向往;他们肩负传承重任,面对祖国璀璨传统文化由衷地感受到幸福。
我们告别拙政园,没有去参观苏州新区邻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世界级工业园区。国家翻天地复的巨大变化,一路上看的太多太多。坐三轮车走街串巷,瞧瞧多年前造访过的老苏州吧。
最著名的古城老街为“七里山塘到虎丘”的山塘街,河道多、桥多,游人在河岸两侧的茶馆、酒吧、餐厅里聚会,欢声笑语,热闹非凡。我们驻足的是一条不知名的古街,小桥流水人家,浓浓的江南水乡人文景观。有人在水边垂钓,有人坐在藤椅上小憩,也有怀抱婴儿的女子在吟唱摇篮曲....,多么幸福的枕河人家啊!老苏州的古朴美保存下来了,传承下来了,远方的客人向你致敬,祝福你,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