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沟通的方法-脱不花

(2021-09-04 16:47:15)
分类: 读书(听书)
1、沟通是一场无限游戏而不是零和有限游戏;
2、沟通的目的不一定要成功,但一定要达成买卖不成仁义在;
3、沟通的本质是与他人达成合作;
4、沟通的开始是聆听,而不是表达;
5、好的沟通使我和世界和平共处;
6、沟通的前提—听懂对方的诉求:宣泄情绪、陈述事实、期待结果;
7、响应情绪(我知道你...)、确认事实(事实是.....)、明确行动;
8、聆听时用笔记本记录、录音笔录音;

9、人类的分型:
老虎型(掌控欲)人格:坚定、执着、果断;
孔雀型(肢体接触)人格:赞美;
猫头鹰型(唱反调)人格:观察,
考拉型(随便、不得罪人)人格:害怕变化,磨磨唧唧
10、面对同事、换口径、消矛盾;面对领导、换时间、消顾虑;换时间:一分钟暂停法;换场合:和领导单独回报;换角色:踢皮球;
11、真话不全说,假话绝不说;

12、有招式只能偶尔赢,而有心法则永远都不会输。
13、沟通心法三大原则:开放性、目标感和建设性。
14、保持开放,让自己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评判标准就是有没有从沟通对象那里获得新的信息,然后因此输出了一个更好的结果。
15、开放性=扩大共识+消除盲区
16、沟通的意义就在于,不断的同步信息,缩小盲区,让共识区不断的扩大。
17、消除盲区扩大共识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实用的技巧,就是少说“你”,多说“我”。多要求自己,少责怪他人;
18、在沟通中使用“我们”,把自己变成责任主体,这不是简单的讨好对方,而是在减轻对方的压力,进而让对方与我们分享更多的信息,减小我们达成共识,结成共同体的障碍。
19、如果对方在我们的带动下也无意识的用“我们”替换了“你”,那么就太好了,无论是多复杂的沟通,这都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20、不要问:“你明白了吗?”而要问:“我刚才说清楚了吗?”
21、目标感是一种想方设法实现目标的能力。它的外在表现,是我们为了实现目标制定方案的能力。
22、能够实现自己的沟通目标并非是因为她的强势,是她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还提供了一个对方无法拒绝的方案。目标感的本质就是方案力,把我的目标转化为共赢的可执行的方案。
不是我有一个梦想然后强加给对方,而是我有一个梦想,并且我有一整套的行动方案去实现它,那我们就一起干吧。
23、在你来我往过招的时候,谁的方案更周全,谁的目标更坚定,谁能更多的考虑共赢,谁就能赢。
24、建设性就是把沟通导向行动,只有动起来,沟通才不是空话,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
26、建设性=可执行的最小化行动+可持续的行动阶梯+每个节点的及时反馈;
27、我们为这件事情每多做出一个动作,对方拒绝我们的心理成本就会更高一点,因为对方同样也在为此付出行动。
28、在沟通中展现自己的建设性有个小技巧,是让对方给我们提点要求。
29、不合理的要求,我们可以怎么应对。不要用“不可能”这三个字,遮蔽掉提出新方案的可能性。
30、为了让自己的沟通保持建设性,请不要用负面词汇。
31、沟通心法的三大原则:开放性、目标感和建设性。

开放性=扩大共识+消除盲区。在这个过程中多用“我们”来代替“你”,多把对方的问题转化为我们共同解决的问题,把责任背到自己身上。用“我刚才说清楚了吗?”替代“你听明白了吗?”哪怕对方并不认同我们的观点,也请说“这是个思路”、“对我有所启发”。

目标感就是方案力。具有目标感的沟通,不是抱着自己的立场不放,而是我们怎么一起把目标实现。“我们有一个目标要达成,对此,我有一套方案”

建设性=可执行的最小化行动+可持续的行动阶梯+每个节点的即时反馈。找到可以马上执行的最小化行动,这是沟通导向行动的起点,紧接着把方案拆解成可以持续行动的阶梯,在每个节点不断反馈,及时调整。邀请对方“请给我提点要求”是沟通导向行动的小技巧。别使用负面词汇,不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满腹牢骚成天抱怨的人。

32、好的沟通就是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观;

33、沟通的场景:

破冰,与陌生人第一次打交道,怎么让对方记住你;初次见面的自我介绍,要尽量少塞点信息在里面,对人家来说这完全就是负担,重要的是要在对方的记忆世界里卡住一个位置。

通过与对方共同的关系,把自己嵌入到对方原有的人际地图里。怎么搭这条线呢?最常用的就是同校、同乡、同好跟同伴。

 

赞美,怎么让你身边的人“如沐春风”;

安慰,如何得体的表达善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