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施洛斯的投资体系

(2020-03-30 17:03:59)
分类: 投资之道

下面我们分别从选股及买入标准、现金处理和仓位管理、持股和卖出策略以及施洛斯的思考清单几个角度,观摩学习施洛斯一生的经验。

一、施洛斯的选股标准

早期的施洛斯选股标准很简单,就是老师传授的口诀:购买市值低于有形资产净值三分之二,甚至低于净营运资产三分之二的企业。

随着市场的变化和信息科技的进步,没再出现像30年代那样的经济危机,加上类似巴菲特这样的大嘴布道不停,符合格雷厄姆标准的股票越来越难找。施洛斯与时俱进,也在不断修正烟蒂的标准。

施洛斯这样阐述他的修正:从1960年起,低于净营运资产的股票就找不到了,除了1974年市场最底部的短暂时期。低于净营运资产的股票没有了,我们开始关注净资产。

我们寻找股价低于净资产一半的股票;如果没有,我们就找股价低于净资产三分之二的股票;到现在,我们已经在寻找股价等于净资产的股票。当然,除非特殊情况或者有经济特许权,否则我不会以高于净资产的价格购买股票。

施洛斯从关注净营运资产的纯格式标准,逐步随着市场变化调整为关注净资产。不过,净营运资产(公司拥有的现金、债券)可以直接看数字,而关注净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商誉、特许经营权)则要多一道分析净资产质量的工序。要分析净资产包含些什么,变现能力怎么样,是否有注水资产需要剔除,是否有某些经济特许权没有被记录在净资产里,等等。经济特许权概念,是施洛斯从巴菲特那儿学来的。他曾经这样举过一个实例:1960年前后,我们持有新蕾这只股票。当时股价20美元,每股有33美元营运资产,公司有大量库存。我找到他们的财务主管,询问库存情况。在交谈的过程中财务主管透露“公司的广告费平摊下来,每股大概100美元”,是的,报表资产里是不会有这笔广告费的。(备注:施洛斯的意思是,已支付的广告费是费用,不体现在资产里,但它像资产一样产生长期价值。如果不做广告,每年净利润多80/股,净资产也会增多。但是不做广告可能企业以后的竞争力会减弱。)卡夫也一样,像菲力奶油奶酪、奇妙沙拉酱,你花多少钱都替代不了,它们有自己的细分市场。要是有人想和卡夫抢生意,那可不容易。虽然每股净资产只有20美元,但公司可是花掉过相当于每股106美元广告费的。(卡夫这个品牌就值106元/股)净资产和资产只是一部分,公司还有品牌、商誉,或者用沃伦的话说,叫经济特许权。

这是施洛斯的进化。即便如此,施洛斯仍然要比巴菲特保守得多。巴菲特可以五倍净资产的价格购买可口可乐,甚至会在公司净资产为负值时投资吉列。(表明吉列欠别人很多钱,已经资不抵债。目前只要债主全部来讨债,吉列当场完蛋,但是由于吉利剃须刀有很好的护城河,竞争力强,大家都愿意借钱给他,不会同时来要钱的。)施洛斯则说自己“不管是什么股票,我绝对不会以两倍净资产的价格买入,这是原则”。

实在找不到便宜货时,施洛斯会调整自己的标准,购买市场中相对便宜的股票。

例如他1985年接受媒体访问时举的例子。谷物加工国际公司,一家消费股,人们发现了它的价值,所以想便宜买进就很难。它每股净资产大约27美元,每股盈利4美元,分红2.2美元,股价40美元,市盈率10倍。现在你不可能按照这个市值重建一个谷物加工厂,我觉着可以看到55到60美元。这门生意很稳定,不会有太大变化,它产品确实不错。但股价基本没有涨过,我觉着最大可能也就亏损10%,所以我也买了。它向下的可能性比较小,我买了之后就当把钱存在这里。如果市场崩盘,它可能跌幅很小,届时我可以卖出它换入其他股票。

施洛斯选股不区分大公司小公司,只要是相比净资产折扣够大就行。不过,出于个人道德观原因,施洛斯不买烟草股。

施洛斯的仓位管理

接着看施洛斯对现金的态度。和市面传言的所谓“纯粹格派”股债平衡那套不同,公认的纯粹格派代表施洛斯的仓位管理很简单,就是永远满仓持股。

1985年接受记者访问时,施洛斯说:我从来不持有现金,我总是满仓投资。这可能好,也可能不好。和持币等待相比,我觉着满仓投资更踏实。我常年仓位都是接近100%,最少的时候也是90%仓位,那还是股票崩盘之前。拉长时间看,股票的表现通常优于债券。在证券市场真正取得成功的大部分人都认为,他们没有能力知道何时进入市场和何时离开市场,所以他们几乎始终留在市场里。我没有听说过谁靠投资债券发家的。我们只关注超值的股票,不太关注市场怎么走。

你或许会问:“既然你认为市场估值过高,你为什么还要持有90%仓位的股票?”答案是,虽然市场估值过高,但是我们持有的股票估值不是太高。

当然,市场下跌时,我们的持股也跟着跌了。但如果我们清仓了,我们就错过了当年又上涨26%的机会。我们留在市场里,但不预测市场会怎么样,这样我们会做得更好。放在现在也一样,我现在觉得市场后继乏力了,我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但我持有股票比持有现金睡得安稳。

2008年的一次访问里,记者问施洛斯:“您是100%投资股票,还是分散在股票和债券上?”施洛斯回答:我愿意持有股票。通货膨胀会影响所有的债券,到最后,投资债券的人也就是收回本金外加一点点利息。你看,很少有人靠持有债券发家。可能有人继承了债券,但不是通过债券赚的钱。股票可以让你发家,只要你体系正确,你就会很成功。我认为股票适合年轻人,建议你们关注股票,而不是债券。债券是属于老年人的。对股票和债券的认识,属于施洛斯在格雷厄姆体系上做的修正。格雷厄姆一生里,始终强调投资者最少应该将25%以上的资金投资于债券。有意思的是,对于所谓股债平衡的资产配置理论,巴菲特也是表示不屑的。

施洛斯的持股策略

我们继续看施洛斯的仓位管理和持股周期策略。施洛斯说:“单只个股,我最少会投入1万美元,一般不超过5%就足够了,最多我也可能投入10%~15%仓位。我持股少则六七十只,多则100多只,但一般规模最大的20只会占到总仓位的60%左右。”这种分散程度恰恰是巴菲特所嘲笑的,他认为投资者这么做却偏离了数学基本原理。”

施洛斯每年的平均换手率在25%左右,即平均持股周期约4年。所以施洛斯父子1997年宣布基金封闭,到2002年才彻底卖光股票并宣布清盘。

那么施洛斯以什么标准来卖出股票呢?

施洛斯每年都把涨上去的股票卖了,再找便宜的买。他的卖出方法一般是在上涨时分批卖出,并坦然接受卖出后可能飙升的无情事实。施洛斯为此自嘲说:“没办法,格雷厄姆的方法就这样,赚不到大钱。格雷厄姆教我们追求翻倍,最多翻倍时就卖掉了。”

虽然极为罕见,但施洛斯确实也有过十倍股。比如他刚刚自立门户时,买过一只股票叫“富恩斯兄弟手套公司”。最早买入价是2.5美元,后来陆续还有买入,总量不知,但施洛斯说买入量非常大。按照他的风格,说非常大,估计可能有10%15%仓位。后来涨了不少,就一直卖,大概到23美元左右清空。不过,卖出后这只股票继续涨,再也没有给他机会买回来。

施洛斯的思考清单

施洛斯买股票的核心考虑就是不亏钱,购买有下跌保护的股票,至于涨多少顺其自然(守正出奇)。

施洛斯选股的要点大致是:1)欢挑选债务不高,资本结构简单,管理层持股数量比较多的公司;喜欢选择股价创新低的时候买入(上市后10年股价新低);施洛斯认为自己不善于看人,所以他选择只看财报数据,有意拒绝和人打交道。

当他发现潜在目标后,会依次问自己这些问题:

骨架为什么被打压?

价格低于净资产吗?

净资产当中包含商誉吗?

过去10骨架涨幅多少?

过去10年最高骨架是多少?

过去10年最低骨架是多少?

公司是否产生现金流?

公司是否产生净利润?

公司有息负债比例高吗?

所在行业是怎样的?

公司产品或服务利润率如何?

竞争对手是什么状况?

公司是不是不如竞争对手?

股票继续下跌的风险多大?

股票上涨空间可能有多大?

内部人持有多少股票?

每年分红多少,股息率多少?

股市整体是否处在历史高位?

投资道路千万条,适合自己第一条。这就是沃尔特·施洛斯——一位学历水平为高中,被格雷厄姆和纽曼认为没有天赋的普通投资者。他通过严格遵守格雷厄姆烟蒂股投资法则,成长为世界顶级投资大师。若单独比较收益率,施洛斯甚至比巴菲特的收益率还高。施洛斯47年年化收益率20.1%,而巴菲特在伯克希尔的记录是55年年化收益率18.9%。当然,我们必须要看到,由于烟蒂股模式本身可以容纳的资金量有限,加上对投资者个人精力占用比较大,所以施洛斯管理的资金规模和所获利润总额,是无法与巴菲特相提并论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