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对在投资原则上经常会出现严重的分歧和争论,如烟蒂还是成长,集中还是分散,个股还是指数,借助杠杆还是拒绝杠杆,永远不卖还是高估出手,赌宏观国运还是看微观企业,等等。我们应不再孤立、呆板地背诵大师语录,而是能够按照自身实际情况和现实环境,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投资模式并明白背后的原因(真义)。
2、读过《巴芒演义》,你可能还是成不了巴菲特,但成为更好的自己、更富裕的自己,却是非常有可能的事情。
3、计算真实价值,留足安全边际,在严重高估时卖出,算是巴老核心思想。
4、引子:不要怕输在起跑线上,巴菲特开始也是投机者和技术派。尽快找到人生的正确道路和指引你的贵人,10-20年的努力前行,一定能成就一番事业。起点不怕晚,关键要找到正确的道路,不忘初心、持之以恒,努力耕耘,坚持到底。成功人士的四人帮;高人指点、贵人相助、小人监督、情人鼓励。
第一回:
1、用500元买入600元现金、短期理财产品、银行存款,是价值投资;买入600元的固定资产不是价值投资;
2、当你听到别人说在股市里赚钱了你才决定投资股票,那你大概率不久就会亏损,因为认知决定你的财富而不是进入股市。
3、美国股市早期(1934年美国证监会成立前)就是一个投机和赌博的场所,崇尚内幕交易和趋势投资(顺势而为、趋势为王);教科书里都写着债券是投资,股票是投机。没有财报可供投资者阅读,公司的情况投资者一无所知,只有通过赌博和跟随有内幕消息的人,才能够在市场获利。非常荒荡的股票价格经常在趋势的引导下,人们争先恐后的卖出股票逃跑而出现。
4、阁老投资体系的形成的时代背景。高利率和较高的债券利息导致人们宁愿储蓄也不愿意投资股市,市场的不规范、内幕交易,既是导致股市崩盘的原因,也是人们不愿投资股票的原因。
第二回
1、市场大部分时间是对的,但也偶尔会犯错;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而不是反过来。
2、未来现金流折现估值的思维基础:证券的价值等于它存续期间所能获得的现金总和的折现值。
3、大师也不神秘,和我们一样,也是一步一步从“韭菜”进化而来的。
4、只要是上市公司股票,它就几乎不可能让你一帆风顺的赚大钱,波折起伏那是赚大钱过程必经道路。
5、股票代表企业的一部分、无情地利用市场先生的差价、坚持买入时的安全边际原则。
6、价值投资体系长期有效就在于它经常无效,投机体系的长期无效就在于他短期常常有效。
7、好公司的股价一样腰斩再腰斩,但是3-5年时间他一定会回来的,并且加倍偿还。
第三回代客理财风生水起
投资课程顺势推出
1、1933年开始美国制定了多部证券法律法规,规范证券市场。
2、在1929年前,阁老的投资事业做得很好,这期间,格雷厄姆不仅娴熟地利用各种错误定价套利,也逐步涉猎后来被称为“烟蒂股”的股票,同时还利用资金规模和自身影响力推动某些低估的股票价值回归。当然,也放了不少“用合适的价格买入具有远大前景的企业”,因为好的投资就是好的投机的错误。但是1929年股灾后留下的只有....
3、对于套利,阁老也经历过同样的套利手法,但由于应用杠杆,买入的低估股票继续下跌,卖空的高估股票持续上涨,最终不得不赔钱认输。
4、股价低于净流动资产的股票是烟蒂股的原型;
5、阁老是一位最早的清算家,如果一家公司拥有大笔资产却无所作为,它就将成为格雷厄姆的目标。当这些价值没有得到利用时,他就寻找办法将它们处理掉。”
第四回
巴鲁克逃顶写传奇
大崩溃突袭显神威
1、逃顶秘籍:市盈率高估(50倍),市场长期巨幅上涨,5—10年4-5倍;
2、不要使用杠杆,无论是什么形式的杠杆。因为杠杆既能放大收益,也能是你破产。
3、对市场的危险性产生直观认识,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知识,关键是以估值为锚定,不要被利益蒙住双眼。
4、市场不需要敬畏,需要藐视。我们只需要记住它是疯的,只能利用,不能跟从。
第五回重捡烟蒂起死回生
宗师理论日臻成型
《证券分析》书中指出,利用市场历史价格(走势)去预测未来可能的走势,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它“建立在错误逻辑基础和毫无根据的凭空想象上,只是患上不治之症的病人对灵丹妙药的一种渴望和依恋”。(通过以往的价格走势分析以后的股票价格走势的理论基础是错误的。)
近40年后,在1973年第4版的《聪明的投资者》导言里,
“根据我们长达50多年的市场经验和观察,我们从来没有发现过一位依据这种‘追随市场’的方法长期获利的投资者。我们可以大胆地认为,此种方法是荒谬的,虽然它仍然十分流行。”
股票并不是一张用以击鼓传花的纸条,而是代表着企业资产和业务的部分所有权凭证,这种凭证的价值由企业本身的内在价值确定。
格雷厄姆也指出,由于企业的内在价值和资产、收益、股息及前景息息相关,它很难被准确计算出来。所以,证券分析的目的并不是去计算出这个内在价值,而是判断在最保守的估计下,内在价值能否为债券的还本付息或买入股票的投入资金提供足够的担保。如果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企业清算价值也“远远高于”投资成本,那么这个清算价值就为投入资金提供了足够的保证。
格雷厄姆创造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安全边际”,它代表着最坏情况下企业内在价值高于投资者本金的差额。
格雷厄姆:“市场不是一个精确的计量仪器,不会对证券的内在价值做分毫不差的记录。相反,我们说市场是一个投票机,其中包含了无数的个人选择,这些选择有些出于理性,有些则出于感性。”
而聪明投资者所需要做的,就是当市场的感性投票结果距离证券的内在价值偏差足够大时,与市场发生交易。(当然交易完成后很长一段时间会继续保持这种偏差,而且可能偏差还会加大。)
实际上,如果你不能确定你远比市场先生更了解而且更能对你们的合伙企业做出价值判断,那么你就没有资格玩这个游戏(交易)。
第六回
投资奇才走入课堂
烟蒂兵团初具规模
至少施洛斯、巴菲特加上以约翰·博格为代表的指数基金三种流派加在一起,才能算完整继承了格雷厄姆的投资智慧。
第七回 施洛斯埋头捡垃圾 能力圈凸显大智慧
格雷厄姆其实传授了两套烟蒂股操作模式,这两套模式后来被巴菲特分别命名为:①低估类投资;②控制类投资。
施洛斯的一生都走在纯正的低估类投资道路上,纯正程度甚至高于格雷厄姆本人.
从有限的公开资料里可以看出,施洛斯是位相对内向、性格平和的人,耐得住寂寞,遇到问题更偏向于回避而不是面对和解决。
他深刻理解了格雷厄姆的教诲:“烟蒂必然是肮脏的,除了财报公布的信息,再花时间去检验每一个烟蒂的成色是没有必要的。只要通过分散法则,保证这些烟蒂大多数都还能免费地吸一口就好。”通过低估和分散,淡然接受“踩到屎是必不可少的成本”。
没有什么成功是无须代价的。施洛斯的选择,需要面对的是寂寞、琐碎和无情。
烟蒂股操作模式只要求投资者清楚地理解股票不是一张纸,不是一串代码,而是代表公司拥有的资产负债及经营业务的一部分所有权。它需要投资者像一个侦探,去挖掘公司账面资产负债和隐藏资产负债,去阅读各种条款细则,从中发现股东的权利和风险。
按照施洛斯的描述,自己就是个弯腰捡破烂的驼背者。投资极度分散,永远和枯燥的报表数据打交道,所有的工作就是缩在一个“壁橱”里按计算器。对自己性格优劣势的清醒认识,其实也是一种能力圈,甚至是更重要的能力圈.从这个意义上讲,施洛斯是真正的大师,是能力圈原则的忠实拥趸,是自我认知的典范。历史的潮流不会以施洛斯喜欢或不喜欢而改变。到1997年,施洛斯父子发现实在找不到符合标准的投资对象了,于是宣布封闭基金。
多少富豪这个年龄还穷的叮当响,有些甚至五六十岁以后才起步,但他们有梦,这是最核心的区别。
我们总是忘记最大的财富和公平就是时间.
第十回 高额回报知行不一 疑心种子悄悄萌芽
对格雷厄姆投资盖克保险的思考?
1、投资的方式和策略很多,关键一点是你对公司的认知和商业模式的认知;
2、格雷厄姆在投资盖克保险时,违反了自己教导一般投资者的我的原则:分散轻仓(盖克保险25%仓位)、低估(盖克保险高估)、只关注当前的公司价值不考虑公司未来成长(注重公司的成长)、见好就收任何持股不超过2年(持有盖克保险20年)、只赚钱估值回归的利润(暴涨也坚定持有盖克保险)
3、这些情况表达的意思就是,一般的投资者只能按照《聪明的投资者》中论述的方法进行投资,不亏少赚。而有一定基础的聪明投资者则可以采取其他的方法(注重公司的成长性、护城河),承受市场的短期波动,享受公司成长带来的复利。
4、阁老常常认为只有向他这样的高智商的人才能获得较高的收益,过上流社会的生活,而且还经常要求一般投资者不得预测市场,而他自己则可以帮助他们预测,且结果往往错的离谱。
5、正是通过观察格雷厄姆利用P&R账上现金资产收购联合内衣的过程,让巴菲特意识到日暮西山的产业可以死亡,但企业账面现金可以通过并购有前途的产业实现涅槃重生。如何企业都会死亡,但是通过合并重组,也可能获得新生。
6、一是如何面对不确定性,究竟是通过简单地分散还是通过更深入地认知?二是什么属于内幕信息还是正确信息,如何去界定和使用它?
7、认清市场的波动是“道”,看懂公司是“术”。投资应该先懂道,后学术。
实际上,我分析认为,当时格雷厄姆的判断是保险行业有非常好的发展前途的,而且人类灾难不断,离不开保险行业。
第十一回 天外有天学会避税 内幕消息运用分歧
1、通过可可豆套利案例,巴菲特明白了套利只能获得较少的收益,因为资本市场永恒的规律就是:一旦无风险套利空间被发现,蜂拥而至的资本很快就会抹平差价;要想赚大钱还得靠知识和思考价值投资,抓住公司才是赚大钱的思路;
2、如果进行了企业调研,所获得的消息就不是内幕消息了?巴菲特在联合电车上的获利,应该是通过企业调研,公司透露即将大量分红的信息,而后大量买入,获取利润;(我们要记住的是,内幕消息不像公司正式公告,没有人背书,消息很大可能是被别人利用的假消息)
3、分红后是否除权都不影响公司的价值;
第十二回 巴菲特拒任接班人 奥马哈传奇初起步
很显然,在盖可保险案例中,巴菲特产生了对格雷厄姆知行不一(分散投资、低估买入、不需要了解公司、50%以上的收益就清仓)的疑惑;在可可豆案例中,巴菲特产生了对格雷厄姆风险观(真正的风险来自公司的好坏,而不是市场)的不以为然;在联合电车案例中,则是运用格雷厄姆明确反对的方式(到公司调研,获取内幕交易),获取了巨额利润。巴菲特26岁时就拥有了900万美元或2500万元人民币,并且彻底理解了投资的底层逻辑(投资不是买股票关注市场,而是关注好公司)(和各种投资方法),知道复利规律(公司的发展)必将带来的财富规模。每个彻底明白什么是投资的人,都必将面临这种幸福的烦恼,只是还需要在享受生活和享受投资中,慢慢等待它的来临。1956年5月第一个合伙基金成立时,巴菲特明确告知全体合伙人:“我特别确信,自己绝对没有任何亏钱的可能,否则我不会答应给别人管钱。”我们应该把股票当做公司,掌握和了解公司的价值,而不是把股票当筹码,低买高卖,股票没有价值,公司本身是有价值的;
第十三回 烟蒂也须天时地利 控制投资兑现价值
巴菲特这个阶段怎么赚钱?答案没什么新意,就是彻底复制格雷厄姆。手法一共三大类:套利类(关注市场)、低估类(关注公司)和控制类(自己开公司)。
当买入的烟蒂死活不涨时,巴菲特本人更倾向于学老师的北方输油管案例,持续买入并最终推动价值实现。(缩短价值实现的时间,而我们小散是做不到的)
捡烟蒂方法的特点:分散、小公司(便于控股)、市值低于净营运资产的三分之二(低估)
如何防止企业财务造假,低估的企业实际上是高估呢?
历史背景:
第一是广泛存在的宗教信仰和相对固定的社交与商业活动范围,对于企业管理者具备一定的道德约束力。
第二是美国的法治传统。由于资料限制,很难找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股份公司造假的判例。
第三是巴菲特所选目标都是一些非常冷门、不被重视的小企业,属于既没有融资需求,也没打算吸引市场注意的类型,企业本身不具备造假的主观动机,也没有足够的利益驱动管理层造假。
考虑到以上三点,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的控制类投资,才算是形成了完整的逻辑闭环。
控制类投资的经典案例
桑伯恩地图公司:
当时背景:公司股价持续下跌,指数持续上涨;
桑伯恩公司超低的边际成本,一次投入后无须增加投入,从30年代起,公司就将大量资金用于投资股票、债券;公司主营业务正在走向衰落,但由于边际成本非常低这个特点,公司每年依然可以创造少量利润,不会突然死亡(还可以撑几年?)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要想主动推动烟蒂股实现价值,并不是只要便宜就行,同时也需要其他条件。
桑伯恩公司除了具备显而易见的便宜之外(低估),还具备至少三个辅助条件:①主业虽然在衰退,但依然具有造血功能,不仅不会消耗公司现有现金,反而可以持续创造少量现金;②主业有改善的可能;③具备买到足够数量股票的可能。
第十四回 捡烟蒂树最佳模板 不小心成过街老鼠
邓普斯特农具机械公司投资总结:
1、巴菲特几乎是教条般地执行了老师教的“低于净营运资产的三分之二”买入原则;
2、这家公司过去10年销售停滞不前,库存周转缓慢,相对于资金成本而言没有实际利润,但不会随着时间推移杀估值,低估变高估;
3、公司主业并不消耗公司资本金,公司主业利润大致相当于资金利息;
4、巴菲特能看见主业明显有改善空间,巴菲特的认知能力体现在此,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分析的出来,巴老自己也有看走眼的时候(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5、但是如果没有找到好的管理层CEO,经营这家公司,巴老最后的结局也很难说;
6、好企业和差企业的区别在于,在好企业里,你会做出一个接一个的轻松决定,而差企业始终处在关键的十字路口,常常是在不同的痛苦之间做选择。
7、也许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分散的烟蒂股投资法就很难实施了;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坏习惯很难改变,尤其是追逐短期利益的习惯,巴菲特也是如此
8、想知道人生如何得到幸福,首先研究怎么样才能变得痛苦;想知道企业如何能够做强做大,先了解企业怎么才能走向衰败;想知道如何在股市投资成功,先了解怎样会导致亏损。
“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要想成功,不是仅仅向正确的方向努力,还要避免错误的行动。
9、烟蒂股的投资原则有一条是分散,目的是为了避免其中一些公司的破产导致的投资烟蒂股失败,而巴老却要求投资的每一个烟蒂股都必须成功,因此,导致了许多赚到了钱,却变成了黑心的资本家。
那么巴老为什么在邓普斯特农具机械公司投资中有了抛弃烟蒂股的想法后,却又进行了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投资呢?
因为巴菲特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会被情绪控制,也会贪婪。
10、金钱有时间价值,有些道理,早一天知道可能价值连城。
11、时间是优秀公司的朋友,平庸公司的敌人。所以优秀公司适合长期投资,平庸公司只能短期投资,因此格雷厄姆的周转是2年,施洛斯是4年。
第十五回 冲动收购伯克希尔
损失超过千亿美元
伯克希尔哈撒韦投资案例总结:
1、巴菲特仍然是教条般地执行了老师教的“低于净营运资产的三分之二”买入原则;(现在这样的上市公司中应该是没有了,因为套利)
2、通过内幕消息了解到公司可能回购;(催化剂作用投资成长股时,也不可取)
3、通过到公司调研(实际上这次调研反而起到了坏的作用,巴菲特觉得自己了解这家企业,可以使其起死回生,注意:巴菲特出了能力圈),将本打算套利的投机决定,在巴菲特心中慢慢转化为投资烟蒂股了;
4、公司回购,巴菲特准备套利退出;没毛病
5、管理层不讲信用,回购价格降低1.25美元,巴菲特勃然大怒,做出错误决定,收购伯克希尔哈撒韦;(情绪的波动是投资的大敌,股神也不例外)
6、有毛利润的企业仍然可能亏损(因为固定资产折旧);折旧摊销和减值,虽然是利润表中的费用项目,但并不产生实际现金流出;
拍脑袋的收购原因:
1、外围环境变化,公司可以抵税;
2、公司仍有盈利,只是折旧摊销和减值太高,但是折旧摊销和减值,虽然是利润表中的费用项目,但并不产生实际现金流出;
3、停止购买固定资产,折旧摊销就会降低,现金流会增长;
4、认为管理层很优秀;
拍脑袋收购失败的原因:
1、寄托于行业持续复苏,(行业走向没落)
2、期望肯·蔡斯(管理层)能够将存货和固定资产变卖出更高的价格,或者应收账款能够回收更高的比例。(不可能)
在我们梳理清楚巴菲特面临的困境时,可以想象或许巴菲特内心已经扇了自己24个大嘴巴。冲动是魔鬼啊!(但那时巴菲特才30岁,亿万富翁,持才傲物,理所应当啊,何况许多没有巴菲特成就的人脾气也很大。,结论40以后才明白。
)
巴菲特的瞎说八道:
巴菲特曾说过手里只有100万,每年可以做到50%的收益,并表示只投资小市值公司。以我今天的能力圈/和交际圈(内幕交易),现在给我100万,我能轻松地做到50%收益率。
这不是投资是投机,赚快钱。
第十六回 不甘心试图找出路 犯糊涂再次走臭棋
1、资金的机会成本导致巴菲特总是将资金配置在能带来更高回报的地方。
2、资金应该被能带来高收益的人管理或使用,分红不是好办法;
3、价格便宜也可能是商业陷阱,不要贪价格便宜,要合理(高的)的价格买好公司;
4、所以与其把时间与精力花费在购买廉价的烂公司上,还不如以合理的价格投资一些优质企业。
5、买入便宜的一般公司,因股票市价的波动(熊、牛市),应该有机会以不错的获利水平转手,但是市场的波动是你无法预测的,因此,烟蒂股投资绝对不是好的投资而是投资陷阱;
6、首先,看似便宜的价格可能最终根本不便宜。一家处境艰难的公司,解决一个难题后不久,便会冒出另一个难题。其次,你先前得到的价差优势,很快地就会被企业的低回报侵蚀。
7、便宜的一般公司,除非马上遇到牛市处理掉,你可以获得可观的收益,如果过5-10年后处理,你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将会大大拉低你的收益,并且很可能颗粒无收;(投机变成投资,短线变成长线,是最可悲的事情)
8、时间是好公司的朋友,是烂公司的的人;
9、不要分散要集中,不要便宜要优秀,不要恋爱要结婚,不要过去要成长;
十七回 巴菲特嘲讽蔡至勇 华尔街追星中国佬
1、分红和价值套利是当时风靡一时的投资策略,而中国佬敏锐的发现了二战后美国经济的日益繁荣,公司盈利日益增长,企业的价值日益提升,决定投资有发展潜力的股票,集中资金快进快出,以求最大化获利;(牛市鸡犬升天)
2、赚钱效应才能吸引投资者,才能带来牛市,政策的作用不是决定性的,只能推波助澜;
3、趋势投资就是:跟随市场,快进快出,波段炒作,
4、《笑傲股市》的作者,分析趋势炒作的大师,只是出卖股市信息和资市场料,却无可以连续记录的收益,无法证明趋势炒作的可行性;
第十八回 风口飞猪现出原形
东山再起创下奇迹
1、牛市并不能证明你的能力,因为猪也会赚钱;
2、巴菲特和蔡志勇都看中了保险浮存金—没有风险的杠杆资金;没有风险也不能满仓一只股;
3、用保险浮存金收购公司也要看估值和价格,为了卖出的买入不是投资;(为了拆分的收购是在猜傻子是否足够多)。
4、市场不好,证券公司也难以为续;买券商就是赌牛市;牛市一定会到来,但是到来之前的黑夜,你能挺得住、熬得过吗?不投资券商股就是不猜测市场;
5、成长期后的公司,必须并购和创新才能持续成长,否则就会被淘汰;有些公司并购晚死,创新早死,反正早晚都是死;
6、为了高价卖出而进行的低价买入(收购),最后的结果都是公司损失惨重,收割者赚的盆满钵满,代表人物:蔡志勇、尼尔森·佩尔茨。
第十九回 耗尽人品黯然离开
慈善八卦聊度余生
1、负债率高的成长型公司在牛市没有任何问题,都是一旦市场转向,经济下滑,杠杆资金将是压垮公司的秤砣,负债就是杠杆;
2、被并购也是发家致富思维好方法啊
3、一切为了高价卖出的低价买入行为并不是投资而是炒股,买卖筹码;
第二十回 市场风格难以适应
解散基金图个清静
1、1970年巴菲特解散基金,因为已经无法在市场找到烟蒂股了,由于牛市接近尾声,公司股票估值普遍偏高;
2、火爆市场和短期暴利让长期投资者备感艰辛和压力,因为牛市使韭菜都可以赚钱了;
3、以巴菲特从老师那里学来的投资理念的认知,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绝对没有任何亏钱的可能”,但前提是长期和构建组合;
至于短期能否战胜市场,除了上帝和骗子之外没有人敢确定,因为“市场先生的情绪无法预测”。
4、最靠谱的长期资金,当然是只管理自己的钱,资金期限是永久,因为资金的性质决定了你是否能够熬过黎明前的漫长黑夜。
5、股市里有个规律,但凡事情好得不像真的,它很可能确实不是真的.............
第二十一回
股神赌神偶然相逢 投资赌博原理互通
《击败庄家》,索普横空出世分析规则,利用概率,寻找确定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