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取蛙声一片

2022-05-28 08:43:25

      夏夜,熏风,暖雨,绿色,春天过去了,池塘里热闹起来。房子对面有一水池,水面上漂浮着睡莲,睡莲底下游动着看得见的小鱼,还有认真寻找都很难看见的青蛙。青蛙如文革时期的“阶级敌人”,也犹如当今疫情中的病毒,隐藏得很深,专门找不一定找得着,可一有机会,就迫不及待地跳出来,而且还常常开扯着嗓门喊的大合唱。

      夜深人静,一切都睡了,睡莲看不出睡态,小鱼没有了动静,这个时候,青蛙开始鼓噪起来。开始是一声两声地试探,后来是你一句我一句地交谈,到了后来,就成了此起彼伏,争先恐后,和一些调薪的讨论会一样,池塘里很快吵得不可开交了。

      夜里睡不着,听着蛙声,看着书,觉得蛙声也有了诗意。

      最有影响力的大概算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了。古人将蛙声与丰年联系在一起,也许那时候他们就知道青蛙是吃虫子的;范成大的“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也将蛙声和稻田联系起来,稻田里的蛙声听得很顺耳;赵师秀有点闲,写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唐诗“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一不小心,青蛙就从春天叫到了夏天;还有“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何处最添诗兴客,黄昏烟雨乱蛙声”,已经把蛙声与稻田剥离开来,听蛙声成了一种休闲。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画笔居然画出了声音。

      如今,莫说城里,就是在乡下,也很难听到蛙声一片了。人很聪明,靠青蛙灭虫早就等不及,农药比青蛙来得快。喷药灭了多少虫子人们不知道,附带着灭了青蛙倒是真的。自从那年离开家乡,行走江湖,大都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中混日子,蛙声,不知不觉成了一个儿时的梦。睡梦里,居然有时候还躺在外婆的蒲扇下,看着银河,听着蛙声,沉沉睡去。一觉醒来,蛙声没来,外婆也没了,恍然之中,我居然睡过了大半辈子,也到了当年外婆给我摇蒲扇的年纪。

      以前住在闹市区,卧室远望能看海,近瞧汽车如甲虫,整夜在楼下来往,汽车马达声很是吵人。搬到这城郊,看中了院子,也看中了院子对面的池塘,池塘的尽头是人造假山,假山上有人工瀑布。白日里,植被丰茂,翠绿满眼,在南国的阳光下,一切都充满生机。以前的物业提醒,有业主投诉夜里青蛙叫,他们用网捞过一些,但捞不完的,夜里也许有点吵,吵久了也就习惯了。

     果然,蛙声守信,如约而来,春夜里来,夏日里也来,暴风雨之前来,满月的日子也来。蛙声如唱,唱得让人回肠荡气;蛙声如诗,吟得人春心荡漾;蛙声如鼓,敲得人热血沸腾;蛙声如梦,催得人一夜流浪。没想到,买了一套房子,送我不断蛙声。心静下来,居然渐渐听出了蛙声也是天籁之音。偶尔没有蛙声,似乎觉得少了点什么。

     这辈子,出生的平房里,门前有院子,屋后有菜园。后来,我为住进城里的高楼大厦而奋斗,于是参军,于是上学,于是奔走在祖国大地,于是渐渐老去。没想到,奋斗一辈子之后,咱追求的还是前面有院子,附近有池塘,院子里是葱绿的菜园,院子外是自然的蛙声。人生追求一辈子,似乎和歌声里那有名的老人一样,画了一个大大的圈……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