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来了,生活有变化吗?
2022-03-11 09:45:29
标签: 杂谈
这年头,不说大数据,你都不好意思开口。防疫大数据,买车大数据,处理违章大数据,居住旅店大数据,甚至连小区物业也贴告示恐吓,大数据来了,不交物业费,后果很严重。有人担心,大数据时代,每个人都等于裸奔。
大数据是什么?2019年就有海南媒体描述,来到省数据大厅,一块巨幅显示屏瞬间跳入视线,屏幕上各种页面、数据不断切换。分散在各级各部门558个信息系统的政务数据在此被连接。
据说,
数据“蜂窝煤”被打通,政务系统和数据则可实现100%共享。就这样,政府各部门之间数据篱笆墙被打破了,海南成为全国唯一打破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碎片化建设路子的省份,政务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海南成立运行海南省大数据管理局,建立一体化大数据社会治理体系,搭建进出岛管控、智能交通、防灾减灾等17个大数据应用系统;创建精准政治监督模式、创建政协上下联动专项民主监督模式;海口在全国率先构建湿地保护管理三级网络体系……
当年的报道说,当前海南扎实推进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积极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安全高效流通,力争建成全覆盖、无死角、安全可靠的社会管控体系,管控口岸、岸线、海上管理等方面可能面临的风险,为实现“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目标和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打下坚实基础。
岂止是3年前,早在20多年前,海南就成为全国首个开通全省公共信息网的省份。1997年,海南提出建设信息智能岛的战略目标,率先设立海南省政府信息化办公室,这比国家相应部委的建立还早了两年。
报道还说,在一些重点场所发生的矛盾纠纷,政府部门能通过大数据及时发现,并控制现场、提取证据。三亚在全国率先建立“警保联控”警务新模式,实现从“警情等人”到“人等警情”的根本性转变。
作为小小老百姓,咱没那么多的隐私权,行走在外,多少摄像头都不怕。但是,我很想知道,菜价上涨,能根据大数据事先判断吗?马路上拥堵,交警的红绿灯能智能放行吗?城市积水,大数据能提前预警吗?孩子上学,大数据能事先增加学位吗?疫情防控,能不再不计成本吗?到政府办事,能不再一次次证明自己是谁?政府给民众服务,能不需要一次次填表申请?
大数据时代来了,有人形容,这有点像少女第一次约会,怕他不来,又怕他乱来。尽管大数据的楼板响了这么久,但给人的感觉,有关部门对大数据的使用还是有所选择,有所侧重。似乎凡是有利于管理的,大数据利用得很快,也很彻底;凡是需要提供服务的,大数据常常是利用得滞后,或者装聋作哑。大数据能用人脸识别抓坏人,却不能解救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大数据让每个人存款取款都得说明理由,但有贪官贪了4个亿却一直没被发现;大数据能监控街头的人群聚集,但却管不了深更半夜到官员家里去送礼;大数据知道你欠银行多少钱,但却不知道无名的尸体是谁……
大数据来了,还要防止被人滥用。你上访过,子女上学都得受影响;你投诉过,有关部门悄然把你作为重点关注的对象;你说过让领导不高兴的话,你就被无端封杀;你扬言要举报谁,你居然买不到飞机票了……
大数据面前,人人平等,大数据来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应该提高,社会管理应该科学,幸福指数应该上升,服务型政府应该到位,我们的社会管理应该放得更开,海南,大数据利用应该走在全国的前面!这样理解和期待,对吗?
大数据来了,生活有变化吗?
这年头,不说大数据,你都不好意思开口。防疫大数据,买车大数据,处理违章大数据,居住旅店大数据,甚至连小区物业也贴告示恐吓,大数据来了,不交物业费,后果很严重。有人担心,大数据时代,每个人都等于裸奔。
大数据是什么?2019年就有海南媒体描述,来到省数据大厅,一块巨幅显示屏瞬间跳入视线,屏幕上各种页面、数据不断切换。分散在各级各部门558个信息系统的政务数据在此被连接。
据说, 数据“蜂窝煤”被打通,政务系统和数据则可实现100%共享。就这样,政府各部门之间数据篱笆墙被打破了,海南成为全国唯一打破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碎片化建设路子的省份,政务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海南成立运行海南省大数据管理局,建立一体化大数据社会治理体系,搭建进出岛管控、智能交通、防灾减灾等17个大数据应用系统;创建精准政治监督模式、创建政协上下联动专项民主监督模式;海口在全国率先构建湿地保护管理三级网络体系……
当年的报道说,当前海南扎实推进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积极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安全高效流通,力争建成全覆盖、无死角、安全可靠的社会管控体系,管控口岸、岸线、海上管理等方面可能面临的风险,为实现“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目标和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打下坚实基础。
岂止是3年前,早在20多年前,海南就成为全国首个开通全省公共信息网的省份。1997年,海南提出建设信息智能岛的战略目标,率先设立海南省政府信息化办公室,这比国家相应部委的建立还早了两年。
报道还说,在一些重点场所发生的矛盾纠纷,政府部门能通过大数据及时发现,并控制现场、提取证据。三亚在全国率先建立“警保联控”警务新模式,实现从“警情等人”到“人等警情”的根本性转变。
作为小小老百姓,咱没那么多的隐私权,行走在外,多少摄像头都不怕。但是,我很想知道,菜价上涨,能根据大数据事先判断吗?马路上拥堵,交警的红绿灯能智能放行吗?城市积水,大数据能提前预警吗?孩子上学,大数据能事先增加学位吗?疫情防控,能不再不计成本吗?到政府办事,能不再一次次证明自己是谁?政府给民众服务,能不需要一次次填表申请?
大数据时代来了,有人形容,这有点像少女第一次约会,怕他不来,又怕他乱来。尽管大数据的楼板响了这么久,但给人的感觉,有关部门对大数据的使用还是有所选择,有所侧重。似乎凡是有利于管理的,大数据利用得很快,也很彻底;凡是需要提供服务的,大数据常常是利用得滞后,或者装聋作哑。大数据能用人脸识别抓坏人,却不能解救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大数据让每个人存款取款都得说明理由,但有贪官贪了4个亿却一直没被发现;大数据能监控街头的人群聚集,但却管不了深更半夜到官员家里去送礼;大数据知道你欠银行多少钱,但却不知道无名的尸体是谁……
大数据来了,还要防止被人滥用。你上访过,子女上学都得受影响;你投诉过,有关部门悄然把你作为重点关注的对象;你说过让领导不高兴的话,你就被无端封杀;你扬言要举报谁,你居然买不到飞机票了……
大数据面前,人人平等,大数据来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应该提高,社会管理应该科学,幸福指数应该上升,服务型政府应该到位,我们的社会管理应该放得更开,海南,大数据利用应该走在全国的前面!这样理解和期待,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