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磨课的几种形式

(2012-09-12 21:54:58)
标签:

杂谈

分类: 磨课纪实
    1.“车轮大战” ,追求课的精致。

一组人围绕着一堂课进行的反复磨课,可称之为“车轮大战” 。这类磨课的优点是可以集各人之所长,集思广益,精益求精,就某一个重点或难点问题进行多次、反复的推敲、研究,使教学的思路更加清晰,教学的方法更为简洁、明了,锻造精品课。     

2.“花色接龙” ,体现教的灵活。

 一组人围绕一篇课文,依次进行不同课时之间的教学,可以称之为“花色接龙”。这类磨课主要锻炼的是每一位上课者对不同课时的把握能力,以及对上一位执教者教学中有所遗漏或欠缺问题的补救、解决办法。这样的磨课时间短,准备快,对教师个人教学素质中诸如反应的敏捷性、教材把握的准确性、教学机智的灵活性等方面的要求比较高。经常进行这种磨课,可以从较高起点上锻炼教师队伍。

3.“一枝独秀” ,追寻课的通透。

 一位教师围绕一篇课文进行试教、反思,再试教、再反思、再上课,可以称之“一枝独秀”。它的优点在于一位教师经过反复的实践、思考、改进,再实践,可以在最大限度上让教学过程贴近学生的实际,帮助学生找到最佳的学习方法,可以深入地思考教学中出现的某个问题,找到相应的最佳解决办法。这种磨课,对一篇教材的钻研和驾驭应该是各种磨课中最深入、最通透的。

4.“个个击破”,探求课的纯美。

教师个人或群体就某一种课型进行深入研讨的磨课,可以称为“个个击破”。教师们平时上课、磨课最多的往往是对一篇课文的“肉段” 或“重点”,其实,在教学中光研究一个“肉段”或“重点”的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夯实每一教学内容全过程,才能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因此,“个个击破”式的教学磨课,重点磨练的是某一课型教学内容的全程教学。只有进行这种整体性的一次次磨课,教学才能变得有序、高效,整体的课堂教学才能越来越显得纯粹而完美。

5.“顾镜自怜”,探索课的真实

实践新课标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反思型的教师,也就是自主成长型的教师。光靠别人帮助自己的教师总是比较被动的,也势必难以成为实践新课标的称职教师。而“顾镜自怜”式的“磨课”方法正是教师自主提高业务水平的最佳途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应将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实录,然后静心观看,使自己成为一个旁观者,来客观冷静地剖析自己的成败得失。这种磨课无须顾及别人的评价,既有利于保护自尊心,又可以真实地看到别人眼中的自我。这种触动或许是所有磨课中最震撼人心的,其效果也许各种磨课中最好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