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反思 |
首先复习平均变化率的概念,然后举例说明平均变化率的缺陷,表明引入瞬时变化率的必要性,再通过具体实例(自由落体运动),进行计算,观察出平均变化率的极限值是一个定值,顺理成章的得出瞬时变化率的概念,最后引入极限符号和导数符号,阐明函数在某点的瞬时变化率就是函数在该点的导数。这是我本节课的教学思路,通过教学实践,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1)说明平均变化率缺陷的例子举的不好,不能直击要害。
(2)自由落体运动的计算可以分成小组,全班学生一起算太占用课堂时间,可以制作表格,给各小组分派任务,分别计算,如此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也能提高课堂效率。
(3)瞬时变化率和导数的概念,课本分为两节内容,鉴于课时紧张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我将其合二为一,作为一个课时进行讲解,学生基本能接受,但由于同时引进多个符号,学生觉得比较抽象,而且没有提前预习,找不到老师讲的内容在课本哪里,有点凌乱。教师应提前告知学生教学计划。
前一篇:选修2-2中的类比推理
后一篇:《计算导数》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