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儿童 ---《给教师的建议》76条读后感
(2013-11-17 19:15:57)分类: 教育随笔 |
学困生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大师这样教导我们:首先,我们应该找出学生在学习上感到困难的原因,采取一些能够照顾个人特点和个别困难的教育措施。也就是预防学生学习发生困难,让这些孩子不要感觉到自己是一个不够格的人,要使他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生活的欢乐,独有的自尊。就像作为医生,如果他竟对自己的病人说:“你的病是治不好的,你的事毫无希望了……”那他能够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具有人道主义的医生吗?在我们教师的眼里,必须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在我们教师看来是可教育的,必须便学习成为他们树立高尚的自尊感的领域。
大师认为,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主要是儿童在童年早期所受的教育和他周围的环境不够好。如果儿童在童年时期没有从周围人那里获得对于他的发展来说应该获得的东西,那么他在学习上就会遇到困难,儿童正是在1到8岁,头脑变得迟钝的。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认为孩子的大脑应该像一张白纸一样什么都没有,不要认识一个字,不要教孩子读书,等开学了让老师的教育“从零做起”,那样才能学好,这样的想法是严重错误的。家长要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对孩子进行教育,尽管孩子头脑中的“为什么”不可能都得到答案,但让其尽可能地明白一些是很必要的,尤其要努力保护孩子的这种“为什么”的习惯。
其次要让这些孩子充分的阅读,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教师要为孩子们挑选一些供他们阅读的书和文章。这些书是用最鲜明,最有趣,最引人入胜的形式来揭示稳中有降种概念,概括和科学定义的。阅读越多,越能引发孩子们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疑问,引起孩子的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而思考越多,他们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工作起来就容易多了。 当然阅读是讲究一定的方法的。不是死记硬背。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们主动的去阅读,去寻找疑问的答案呢?让孩子有疑问,这就成功了一半。作为教师的我们,让孩子先产生疑问,在课堂上哪些东西要讲,哪些则留着不要讲完,没有讲完的东西,就是给学生留下了疑问。在生活中,哪些东西需要引导,哪些只需要帮助等。当然,前提是对学生有了充分的观察与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