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比例函数教学反思

(2013-06-18 21:23:49)
分类: 反思体会
                                        正比例函数教学反思
                                              岚山区虎山中学  姚守英
     初中数学第十四章《一次函数》这一章的重点是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鉴于多年的教学经验,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所以在学生初次接触函数的有关内容时,一定要结合具体函数的具体背景来进行学习。
 一:教材的处理
课本首先通过候鸟飞行问题引入正比例函数的概念,进而通过四个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函数概念的实际背景。这既反应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所以这部分教学我采用放手给学生的方法,让学生经历思考、讨论、归纳等探究过程。并通过典型题目的联系,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突破这一重难点,在上一节课《函数的图像》的教学中,我重点让学生理解函数图象的意义和画法,并进行了有效地联系。学生能够正确的用描点法画出函数的图像,初步体会了函数图象的增减性。所以本节课的画出函数y=2x 和y=-2x的图像的例题,我也在复习画图像方法和注意事项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画正比例函数图像的过程。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点拨。并结合学生所画的函数的图像引导学生观察、概括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
 正比例函数y=kx有下列性质:
(1)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______,这时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_____;图像所过的象限为(                      
(2)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______,这时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_____.图像所过的象限是(                    
课后反思: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个人认为有效的地方是;
一. 结合生活实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恰当的过渡,点燃其求知的欲望。
在本节课的引入学生感兴趣的候鸟问题为背景,同时又有四个实际问题的背景材料,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有效地知识铺垫。鉴于知识的特点,为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在上一节课重点让学生练习图像的画法,并通过相关题目的联系让学生初步体会了函数图像的增减性。这一伏笔性的教学设计,为本节课的顺利教学提供了保障。
不足之处
一、时间把握不准。低估了学生画图的时间。由于觉得学生已经能够正确的画图,所以在画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时,我让每个学生都去画四个图像,要走下来描点法的步骤,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在最后的归纳阶段,时间有些仓促。个别环节还需要小组活动或学生个别上台动手操作,而我又想将这所有的内容在一节课内完成,似乎太高估了自己和学生的能力。
二、部分内容上处理出现失误:初探索一次函数y=x的画法时,我直接自己硬性规定先取这样五个点:(-2,-2), (-1,-1) , (0,0) , (1,1) , (2,2),而没有先征求学生的意见,看看他们是怎么取的,也没有解释为什么要取这五个点(理由应是:这五个点分布均匀,它们的坐标较简单,有代表性)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再接再厉,以能更好的体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