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究式教学案例分析

(2020-10-11 13:51:45)

1)问题提出

目前,“核心素养"成为基础教育的新热点,物理教师如何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教师思考的新课题,也是每一个中学物理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本文意在通过对“核心素养”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关系,“探究式教学”特征和目标,以及如何利用探究式教学培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结合自己实际教学中“案例分析”,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意见

2“核心素养"和“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关系

2015年,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

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意见》,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概念,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表现,指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基础,“核心素养”提出,不仅仅要求学生牢固掌握物理知识,也要求学生具备适应未来生活和

个人终身发展的各种要素.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就是通辽学权物埋教子,将“核心素养”理念融人到物理实践教学当中,结合物理学科的实际特点,形成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通过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不仅仅学好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认识自然界事物发展规律,形成自己的独有的思维观念,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物理课程改革必然选择,也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由此可以看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将“核心素养”深度融人到学科教学中,并形成本学科独有特点的重要体现.

3“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内容和意义

初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要素,包括“基本物理观念”“基本物理思维”“实验探究能力”“科学精神与态度”四个方面" ,从这个内容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只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部分,物理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注重的是学生内心思维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培养,是学生适应未来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的必要因素.

当今社会,越来越提倡创新意识,今后社会发展,创新是一个新要素,而创新就是利用前人的知识,通过自己探索、想象、观察、分析、推理、思考、实验而创造、发现或发明出新的理论、规律或事物,掌握越多知识,只是创新的基础,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思维能力、实验探究能力、正确的科学态度,才是创新的必备要素,而这些要素,正是“物理核心素养"的要求和体现,所以,物理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很有必要,也是很有意义的.4什么是“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有五大基本特征:问题、事实、解释、评价发表学生围绕着吸引他们的科学问题展开探究活动,接着学生获取对问题进行解释需要的事实或证据,然后学生根据证据形成解释,对问题做出回答,并对解释做出评价,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发表意见.探究式教学的核心就是问题导向,它最重要的体现是在问题的提出.

探究式教学的目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通过探究教学,使学生能自主地建构物理科学知识并获得一定的基本技 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二是通过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具体包括发展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发展提出猜想和形成假设的能力;发展制定计划、进行实验设计和手脑并用的实践能力;发展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科学解释和评价能力;发展表达和交流的能力;三是通过探究教学,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理解;四是通过探究教学,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2].

5“探究式教学”为什么能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结合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和探究式教学基本特征,可以看出探究式教学是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方式,其一,以问题为导向式教学,可以通过学生分析,深刻理会知识内涵,加强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这对知识的掌握无疑是非常深刻的,同时对知识的运用、迁移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真正体现掌握基本物理观念;其二,通过问题导向式探究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开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对表面现象和问题本质之间的不合理要素深度剔除,正确认识物理现象的本质,这对学生今后面对复杂多样的问题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是非常有帮助作用的,而且学生一旦养成冷静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不仅是教学目标要求,更是对学生今后走向社会,促进其人生成长的重要因素,适应学生终身发展,也真正体现了“核心素养”的意义,其三,通过问题导向,学生探究,可以培养学生设计实施能力、探究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形成团结协作、共同分享的科学精神,这就是我们提倡的科学精神和态度,综上所述,“探究式”教学,是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有效方式.

6实际教学中如何培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案例分析

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积累的一定的教学经验,下面以教科版八年级下册“杠杆”一节内容,谈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教材中,首先直接给出杠杆的定义和相关概念,特别是对于力臂这个概念,直接强调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垂直距离,同时利用直的杠杆静止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实验探究,得出杠杆平衡条件.由于教材的自身特点,知识内容都是平铺直述地告诉学生,对学生学习欲望的提升不高,同时,对于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力臂,为什么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学生不理解,特别是利用直的杠杆静止在水平方向上,探究平衡条件时,由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和到力的作用线垂直距离恰好相等,学生很难发现垂直的关系,给学生的知识学习带来了迷惑.

为此,笔者在设计该教收学过程中,改变了教学方式,同时自制了教学用具,

首先是引人,笔者用根粗细 不均勾的萝小,用一个细线拴住萝卜并悬起,使萝卜保持水平平衡行,提

中国两平,两边萝卜

出问题:用刀沿拴住位置将萝卜切成两

是否一样重?大部分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一样重,此时教师将萝卜切成两块,放在天平上,结果学生i哇”的惊叹声,观察到粗的一段重些,学生大呼“哇、之所以这样设计 ,笔者认为,好的教学引人,是激发学生强烈探知欲的基础,学生有探知的欲望,才会在后面的探究过程中积极参与,获得成就感,同时,这种带有问题式引人,可以迅速地打开学生的内心思维,集中注意力,深人思考,为后面的学习和探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能让学生理解力臂为什么要垂直,笔者将教学内容的顺序做了一-个调整,在介绍完杠杆的基本要素和杠杆平衡概念后,笔者没有直接讲力臂的概念,而是按照教材内容,让学生探究直的杠杆静止在水平方向

60

图1

上平衡的条件,学生很快得出:当两边的力和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乘积相等时,杠杆就平衡,笔者没有急于回答对和错,而是按照学生的结论,拿出了自制教具,如图1所示(之所以做成60°,是可以保证右边力臂大小是直线距离的二分之- -,方便探究) ,教师在自制杠杆的左边-格处挂两个钩码,那么在右边几格处挂一个钩码,杠杆会平衡呢?学生根据已有的探究结论,立马得出应该在右边的第二格,教师按照学生推理挂上钩码后,杠杆没有平衡,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困惑,对刚刚形成的结论产生了怀疑,教师随后要求学生在两边分别挂上不同的钩码,继续探究自制杠杆平衡的条件,并将数据与杠杆静止在水平方向上对比,找出原因.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自制教具杠杆要平衡,必须是支点到力作用线垂直距离的乘积相等,而刚刚同学们得出的结论,是因为在直水平杠杆中,支点到作用点距离和支点到作用线垂直距离恰好相等,而杠杆中,真正的问题本质,应该是支点到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笔者这样设计,基于以下几个目的,其一,从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角度来看,之所以不直接讲力臂的垂直概念,是考虑到在没有问题驱使的情况下,学生的接受是被动的,不仅不会深刻认识,也不能理解而加人一个自制教具教学,可以很好地让学生在探究中,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深人思考,积极探究,这样掌握的知识是牢固的;其二,这种设计,很如地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在探究中相互探讨

交流,并且能很好的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体现“物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思维、探究能力、科学精神和态度的要求,

在突破这个难点的设计中,笔者没有按照常规教学方法,没有按照教材顺序去讲解知识,而是大胆地采用新的教学设计,辅助自制教学用具,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这个探究环节,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的村杆的相关知识,重要的是,在问题的导向下,学生一步步发现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探究的表面现象存在的向题,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发现向题、又解决问题,这样一环扣一一环,引导学生不断思考,不断分析,不断解决,这对学生的知识应用和知识1迁移能力有很大帮助,让学生意识到表面现象往往会1.迷惑知识本质,需要严谨的态度去探究解决,而这种设计,正是基于对初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将3学科核心素养融,人到常规教学过程中,

在学生认识到力臂在杠杆中的作用后,随后的知识学习,学生通过力臂去分析杠杆的种类、以及运用力臂知识和杠杆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7后记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笔者以为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困惑,积极钻研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设计多种问题,引起学生深度思考,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同时教师要时刻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深人领会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和内酒,不能仅仅站在传授知识的角度授课,多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有什么方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设计有体现核心素养哪一个方面?还有哪些好的教学设计?教师在不断追问过程中,也是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很好方式,初中物理教学,很多知识点都是可以改变常规教学模式的,只要教师不断学习,深人研究,正重用学科核心素养去设计教学过程,一定能据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必然会促进自身的教师水平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