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扬州慢》练习题目
(2021-01-23 07:07:00)
标签:
姜夔扬州慢通感表达技巧冷月无声 |
分类: 教学点滴 |
扬 州 慢
姜 夔
一、原词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二、 题目
1、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其中的“寒”字有何效果?
答“寒”字,一语双关,既指天气的寒冷,也指内中的凄寒。号角声在暮色的寒气中飘荡,也让人内心涌起一股寒流,表现了扬州城的荒凉冷落。
2、“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这三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词人说就连毁坏的城池和大树至今也仍然厌恶谈到战争。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战争带来的灾难。此句不仅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对敌人的痛恨,对人民的同情,对祖国山河破碎的痛惜之情;也有对当权者的不满。
3、“冷月无声”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冷月无声”, 用触觉和听觉(或通感手法)去写明月, 生动地写出月夜下扬州的寂静冷清的特点, 形象地表现出今日扬州的萧条。可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4、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难生。”这两句词使用了什么样的技巧,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