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是的,又要高考了。
在36氪的读者中,相信很多人脑海中关于“高考”这个词的印象早已寥寥无几。
我们在高考之后,离家远行,独自求学,打拼奋斗,成家立业。而在N年前的高考,或许都算不上人生漫长旅程中的一站,它可能只是一个上坡路,帮助我们走上了一个新的阶段,走进了另一片风景。
高考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因人而异。在知乎“关于高考,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这个回答下,却鲜见关于“高考改变命运”一类的回答。
对于在一些边远省市出生的人来说,高考确实是走到大城市、见到更大的世界、获取更多知识的重要跳板。同时,相对公平的高考也很大程度上可以肯定“努力”的意义,让一个人第一次有“决定未来”的机会。
但我想那么多人对于当年的高考的结果已没那么在意,或许是因为人生的确很长,大风大浪都在后面,一时的成败胜负的确不算什么。
而我觉得,其实高考和大学的生活以及经历是密不可分的。也许你高考失意,但你可以在更长时间的大学生活中磨砺自己,重新出发;也许你高考顺利,但如果你大学期间不甚努力,碌碌无为,到毕业之时也会迷茫无措。
决定命运?我不会这么想,但高考的结果确实会影响你后几年的生活。
高考教会我们什么?
我们常常能体会到:进入大学,发现高中三年练来练去的习题试卷,知识点竟是那么简单,甚至花费半年也许就足够;进入社会,发现大学学到的那点知识仅是基础,应用和拓展完全靠工作的实际积累。好像高中大学学的东西,没什么用。
昨天和一位朋友聊天,她说虽然现在从事的工作和高中学的知识完全没关系,虽然大学从文而高中学理,但她一点不认为当初的理科学习没有用处。“很多理科知识是很基本的,更重要的是,你当时不学,你这一辈子很可能就不会知道了。”我佩服她的心态和认知。高中、大学学习的东西真不是没有用,而是那些东西,那些你曾学习的东西都化为了你的内在,化成了你的常识,你的谈资,你的行为方式。
另一点,我想高考教会我们的是,选择。
我相信有一大半人的高考志愿是父母主导的,根本谈不上“自主选择”。如果是这样,你会在大学及以后的人生中体会这个“被动选择”的感觉,它是否正确,是否对你的未来起到重要的作用,是否影响了你生活学习的态度。而如果你是自主选择的,你更是可以见证你决定的对错并承担相应的后果。
高考,我相信是绝大数人经历的第一次重要选择的关口。而你之后每一次的选择,我想都可以以此作为参考依据。
关于高考,你还记得什么?
记得四年前我的高考,试题是那几年最难的一次,我答题的速度很慢,数学最后两道选择题都是蒙的,物理最后一道大题也没怎么答,我把最多的时间耐心地用在了一定要拿分的题上。
最后一门是英语,没什么压力,交卷的时候,我没有太多欣喜,没有什么激动,很平静。那天晚上我也没有去喝酒或是疯狂地玩,我在家里安静地陪着父母看电视,看着夜色中的繁星,漫无目的地想着什么,也许仅仅是享受“想”这个过程。
但,我一定想不到四年之后,我在这里,写下这篇文章。
关于高考,你还记得什么?
@咕:不要为了不相干的人填志愿
@唐不隆:我突然很想念五年前的自己,单纯美好。2011年的6月,是忐忑又充满期待的时候,但却是我以后的日子里无法复制的疯狂。
@石头:经历过两次高考,第一次高考紧张到答题位置填错,分数前所未有的低。复读了一年,这一年里充斥着无穷尽的考试和压力,没有平和的心态真的熬不下去。幸好,我挺过来了,如今,应对大大小小的笔试面试都已经不再向毛头小伙子那般莽撞。感谢失败的第一次高考,更感谢不断调适心理状态的那个自己。
@Cheryl:四年前高考失利,很长一段时间都情绪低落,甚至在来大学前一天还想过复读。可现在快毕业了,我却很爱这个地方,爱在这里的每一天,爱我走过的每一条路。大抵是因为这里有我的故事,有我亲爱的朋友,有我欣赏的人。所以我相信,一切都是最好安排。
@汐之:高考的迷人之处大概不是考完之后的解放吧,而是在若干年后再会想这段时光,会真心感动于那段时间拼命的自己。
@想要长高的:离开高考的这几年才明白,人生里有很多选择,都比高考要难。
@飞狐:你现在所做的一切在未来都将会熠熠生辉
@YUIづ:马上又要高考了,这个青春的句点。加油!多年后你们会无数次的回忆起当下的日子。时光里的人、书,突然就让人泪流满面了。
......
*以上读者的评论来自于公号“柠檬与山丘”(ID:nmysq1994)的文章《五年前我也是这样。》精选留言,特此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