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紧凑的中国之行里,微软新晋 CEO 纳德拉 花了近一个小时时间做客清华论坛,面对清华教授、现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和在场同学的问题,为人生和微软给出三项规划。
微软新晋CEO纳德拉做客清华论坛
抉择
回顾自己的人生,萨提亚先是感叹自己从印度到达大洋彼岸的美国时从未想过有一天能够成为微软这家科技巨头的执舵人。但最关键的地方在于,自己能够在困难和紧要关头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对微软而言也是如此,在每一个时间节点找到正确的技术和市场需求趋势。
以人为先
“移动为先,云为先。最终都要回归到以人为先。”
沈向洋博士提到新任 CEO 喜欢读诗,萨提亚解释到读诗是理解人性和人本质的最好方式。萨提亚说,自己上任后最重要的决定就是为微软接下来的发展制定方向,但一旦明白微软长久以来行事的本源,一切就会变得明了。他认为微软的决策有两个核心要点:一是不断地依靠技术和产品革新生产力工具,其二是围绕微软平台的用户、开发者和 IT 技术人员生态。这两点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把人放在服务的首位。以“人”为第一性,为“人”带来价值是微软做出决策的根源。
应变
在萨提亚看来好奇心是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只有不断地学习新事物,才能理解什么是对未来最重要的事物。微软并不是靠拘泥于一个特定领域走到今天成为市场上最重要的竞争者之一。从最早的 BASIC 语言编译器、到 IBM 兼容机和 NT 内核操作系统,微软不断地在根据用户和市场的需求调整自己的产品方向,让更多用户接触新技术带来的便利,让自己融入新时代的竞争当中去。至于现在,微软会专注于云平台和生产力工具的研发。
这是微软必须做的“破”与“立”,从以开发者工具为核心转变到以 Windows 系统为核心,直至如今将服务和云作为新的核心平台,围绕它们构建新一轮微软生态。与上个月微软操作系统部门副总裁对 Windows Phone 系统的态度类似,萨提亚相信微软可以在苹果的 “绝对封闭”和谷歌的“绝对开放”之间寻找平衡点。他认为从长远来看公司的运作,“开放”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一家公司及其服务只有拥抱新技术和新市场才能获得生存。萨提亚曾经在 WPC 2014 上对合作伙伴提到,运行 Windows 系统的设备只占目前智能设备总量的 14%。但设备和操作系统的革新不曾间断,而云和围绕个人账户的服务是可以灵活迁移和适配的,越过本地操作系统抢占离用户和开发者最近的上层平台是微软的现阶段目标。
谈及中国,萨提亚认为微软在中国的核心策略是培养人才并与之合作。在这次的中国之行中,他看到有更多中国开发者优秀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眼光。微软会帮助这些新兴开发者和中小创业公司将自己的技术和产品推广至全球市场,服务更广泛的用户。中国的智能交通实时监测系统让萨提亚看到穿戴式设备的全新突破点。他认为穿戴式设备市场成长的背后是传感器技术及大数据的成熟和利用方式创新。这些不仅仅能服务于个人消费类产品市场,更应该整合进企业市场帮助企业优化现有生产环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