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400余万件文物有了“身份证”

(2017-04-07 22:32:16)
标签:

杂谈

​​

国家文物局7日下午发布首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结果。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截至去年10月底。全国可移动文物共1.08亿件/套,6400余万件信息完整的文物有了属于自己的“身份证”。

地域看,北京、陕西、山东成为文物数量最多的省份,登录的文物数量超过500万件。按文物类别统计,钱币、古籍图书、档案文书、陶器、瓷器等5个类别数量最大,占到总量的七成。如果按年代划分,清、宋两代的文物数量最多,占总数的5成,西晋、五代十国、西夏等时期的文物数量最少,不足0.2%。

此次普查还新发现一批重要文物,共708余万件/套。如故宫博物院新登录一批重要甲骨文物,社科院考古所整理登录的考古出土文物超过10万件。

此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结束后,国家文物局随即建立文物资源数据库和文物身份证制度。进入信息库的每件文物被赋予数字编码,6400余万件信息完整的文物拥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实现了文物资源标准化管理。这意味着,文物今后一旦被盗,国家将可以依据它们的信息进行国际追索。

(北青报记者 李天际)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