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蛟龙”两潜印度洋“天休”区,获得珍贵样本

(2017-03-24 17:16:19)
标签:

杂谈

​​

当地时间3月23日和3月21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北印度洋“天休”区又分别完成第11次下潜(总第133潜次)和第10次下潜(总第132潜次)任务。标志着中国大洋38航次第一航段海上作业圆满结束,“蛟龙”试验母船“向阳红09”随即启程返航。

航段首席科学家韩喜球表示,在“天休”的两次深潜调查为研究超镁铁岩型热液系统硫化物成矿作用、资源潜力及热液生物种群连通性提供了珍贵资料。

类似章鱼的深海生物

类似章鱼的深海生物

​据韩喜球介绍,“天休”位于西北印度洋卡尔斯伯格脊中央裂谷南侧的裂谷壁上,是本航次第一航段调查位置最靠南的一个热液区。在以往大洋航次中,我国科学家曾在该区域观测到多个坍塌的死亡烟囱体、块状硫化物与热液沉积物等现象。此次下潜进一步证实了以往的调查结果,初步了解了该热液区硫化物分布情况,为后续潜次深入调查和精细采样打下了良好基础。

据悉,“天休”热液区由我国科学家于2015年发现。此前虽有国外科学家在该区域多次调查,但都未发现热液喷口。“天休”意为上天赐福,出自《诗经·商颂·长发》中的“为下国缀旒,何天之休”,寓意该热液区的发现犹如天降福祥。

现场总指挥于洪军介绍,本航段是蛟龙号首次在西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调查区下潜,先后在卧蚕、大糦、天休等热液区开展了11个潜次的调查工作,首次获得西北印度洋脊热液流体样品,采集了宝贵的视像资料和地质、生物样品,多次测量活动热液喷口温度,其中最高温度达358℃,体现了“蛟龙”定点精细作业的强大优势。

据悉,根据计划“向阳红09”船将于4月7日停靠三亚,结束第一航段。进行人员轮换和物资补给后,将赴南海执行第二航段任务。

(北青报记者  岳菲菲)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