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3月4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央行副行长易纲在小组讨论间隙接受记者访。对人民币目前的汇率,易纲说“很稳定了”,他还表示中国决不会以贬值来促进出口。
记者:如何看合理均衡的汇率区间?
易纲:市场供求决定的。中国的汇率是非常平稳的,跟可兑换货币比如欧元、日元、英镑相比,我们的波动性比它们还小。跟发展中国家如金砖国家相比,我们的波动性更小,所以人民币汇率是非常稳定的汇率。人民币在过去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是保持稳定且强势的货币。比如说,10年前,南非货币兑美元是6个南非币等于1美元,过去是比人民币大的货币,现在是比人民币小的货币。比较很多货币都能看出来,过去十几年,人民币是稳定的货币、强势的货币、波动率小的货币。
我们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我想,这样的汇率形成机制符合中国国情,并且在过去多少年的实践中,(这样的汇率机制)对国民经济也好、对世界贸易稳定也好,都取得比较好的成功,我们决不会以贬值来促进出口,我们绝对不会打货币战。中国是一个负责任大国,总体来看,我们的取向是保持人民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记者:今年人民币是否还面对贬值压力?
易纲:人民币在整个国际货币体系中呈现稳定、强势的特点。一个货币总是有浮动的,人民币在2005年的时候,是八块二毛八等于1美元,现在是六块八毛八,这很稳定了。全世界比一比,比如说,欧元过去10年对美元的区间,是0.8到1.6,远比人民币大得多。
记者:货币政策通胀走势您怎么看?
易纲:我有一个观点,如果CPI在2%到3%之间,这个区域是黄金区域。各国的央行设定通胀目标都设定在2%左右,如果太低,低于1%或者靠近0%左右,你会担心有通缩风险;如果太高,你会担心有通胀风险,所以我们的黄金区域是2%到3%之间。对发达国家容忍度可以再高一点,3%左右也是一个好趋势。我想,我们今年的CPI应该很可能比较接近黄金区间。
所以,我们的货币政策要是一个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就是不紧不松,这样既可以保持经济平稳健康的发展,同时又可以防范通货膨胀的风险或者防范资产的泡沫。
记者:怎么抑制资金脱实向虚导致的泡沫?央行会不会有引导政策?
易纲:我们的取向从来都是支持实体经济的,中国不管是银行、证券、保险、货币政策的考虑都是支持实体经济。同时,我们强调,我们有过剩产能,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率问题,也得有优化问题,所以,在这方面要把握好金融和经济配置资源,要让市场决定配置资源,在配置中如果有过剩产能,还要有有效措施去化解产能、来降低风险。脱实向虚,过剩产能就是风险,因为过剩产能,存货卖不出去就变成不良资产,导致还不起银行贷款,所以在这个把握中我们要注意防范各种各样的风险。
记者:房地产压力测试有没有?情况怎么样?
易纲:房地产我们会防范风险,而且房地产业是重要的经济增长支柱,我们还要保障老百姓的住房,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将来在土地供应、法律、税收、银行信贷方面要综合施策,房地产市场会平稳健康发展。
(北青报记者 邹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