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1月17日早上8时19分,通州区大稿新村小学六年级11岁男童郭大可在通州京洲南大街(大稿村小区门口)走失,至今未归,已超过48小时。据了解,孩子走失时身穿深蓝色宽松运动裤,浅咖啡色中长外套(戴帽子),背着一个挂有玩偶的书包。最后一次露面是在学校附近,时间是走失后的第二天下午(18日)下午三四点。
今天上午10点,北青报记者通过通州警方了解到,已接到郭大可父母的报警,警方正协助查,截至目前,暂时没有发现新的线索。校方则汇总了孩子自失踪后在学校附近商店、网吧出现的信息,发动了近400名教师、学生家长重点寻找这几个地方,也有教师开车在里学校稍远点的地方寻找。市民如发现郭大可踪迹可给梨园派出所打电话,也可致电郭妈妈:15911186338。
事件
孩子17日早8点在学校门口走失疑因与学校起争执
北青报记者今日早上8点拨通郭妈妈的电话,电话一端的郭妈妈称与孩子爸爸在外找了一晚上才刚到家。郭妈妈说,知道孩子走失是在前天(17日)早上的8点半左右,她当时还在睡觉,校长到家里跟家长说孩子从学校跑了,这让她一下惊醒。
郭妈妈说,孩子读五年级以来,因为一些出格的行为被学校断断续续劝退过三四次,最近一次劝退是在9月底,在家里待了近2个月。“16日晚上,有同学到家把孩子在学校的东西给他,第二天早上7点,孩子突然跟爸爸说,他想去学校求校长让他上学,校长说什么他都会听,不会顶嘴,爸爸就让他去了。”回想细节,郭妈妈懊悔地说:“孩子平时都是自己去上学,但他主动提出去学校,爸爸应该带他去的,这确实是我们的过失。”
郭妈妈称,校长到家里说明了孩子走失的情况,让家长快去找孩子。“校长说孩子到学校和他沟通发生争执,校长要给父母打电话,但孩子说妈妈身体不好不肯给,故意给了错误的电话号码。”后来,校长找到学生资料给爸爸电话,但爸爸没听到,于是,校长要和一位男老师送孩子回家,孩子在出学校所在的小区门后跑了。
“学校是在小区内,根据小区视频监控,出小区门后,孩子就往与回家路相反的方向跑了,但过了一分钟,校长才出小区门,直接往孩子回家的路走,没有看相反方向。”郭妈妈说,从小区门往外看,是能看到两边路况的,孩子跑出去也需要一分钟,“校长如果往相反方向看下,也能看到孩子踪影。”
“这件事中,我们会找自己的责任,但孩子情绪已经失控,校长怎能带他出校门呢?”郭妈妈对校长的行为表示不解。
调查
家长方:学校曾多次劝退学生家长带孩子看过心理医生
“孩子出生后就被送回石家庄老家,由老人照顾,直到8岁才到北京上学,来北京后他觉得有很多约束,我们之间的关系也很紧张,他也开始叛逆了。”郭妈妈说,孩子在石家庄就读的班级有60人,成绩中上,老师不可能管到每个学生。但来到北京后,新班级不到30人,班主任看管比较严厉,孩子经常犯错,“学校觉得孩子不正常,经常找家长”。
郭妈妈说,学校9月劝退孩子是因为孩子用打火机点了一个纸团扔到了学校盆栽里,校长知道后很惊吓,便劝他回家接受教育。在此之前学校劝退过郭大可两三次,多是因为孩子一些不正常的举动。
为解决孩子问题,郭妈妈带孩子参加了几个月的沙滩心理疏导活动。“孩子的表现非常健康活泼,心理老师建议孩子回到正常学习生活中。”郭妈妈说,为了让孩子回校,她在去年四五月时,与学校谈过整整一上午,但班主任看了心理评估后觉得没用,认为孩子还是要持续看病吃药。孩子的教育问题也让郭妈妈换上了焦虑症,提到孩子和学校,身体会明显不适。
家长多次到学校与校长和班主任沟通。“校长比较有耐心,但班主任当着我的面对校长说,郭大可在这个班我无法教,要么他转学,要么我不教。”
校方:找到孩子最重要事后再探讨教育问题
据了解,大稿新村小学位于梨园镇大稿新村小区内,属梨园镇中心小学下属的一所完小。跟北京的诸多城乡结合部的村小类似,这所学校的户籍学生来自大小稿2个自然村,借读生约占全校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借读生多数来自周边的农民工家庭。
今日早上,北青报记者来到学校了解情况。学校一位负责人说,孩子在校时有一些不正常行为,最近表现越来越严重,学校就让家长把孩子带回家看病,稳定情绪上学。17日上午,孩子来到学校,校长认为学生返校需要家长陪同,便要给家长打电话解情况,但一直未打通,校长就想着把学生送回家了解情况。“校长走到小区门口时想着给家长再打个电话,就在这1分钟内,孩子就跑了,校长想着赶紧去孩子家里看看孩子是不是回家了。”该负责人说。
现在,学校已发动全校教师、老师寻找孩子,“我们希望快点找到孩子,至于其中的教育问题,想等着孩子找到后再和家长好好沟通。”
在学校,北青报记者也见到了找孩子的几位学生家长。话多、调皮,是一位家长对郭大可的印象。“我儿子和他是一个小饭桌,儿子说他话特别多,在学校也很调皮,学校有和家长多次沟通过。”这位家长说。另一位家长说,听说明天要下雪了,得先把孩子找到才行,“现在要发动附近居民参与找人,谁看到孩子就让孩子不要走了,这样几率大了。”
就寻孩过程,北青报记者将继续跟进。
(北青报记者 李梦婷 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