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北青报记者联系到安徽桐城交警大队的相关工作人员,在采访中工作人员表示,这张“空白罚单”实际上是桐城市交警大队在优化执法举措后的一种针对外地车首次、轻微违章行为的“口头警告”。“如果第二次再有这种行为,肯定是要依法处罚的,”桐城交警大队工作人员姚笃留在采访中说,“虽然我们提倡人性化执法,但轻微违法也是交通违法,虽然首次不处罚,但希望的是车主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外地车轻微违法
23日晚,网名为“富邦百货jacky
北青报记者采访了开出这张“空白罚单”的交警杨大伟,“23日下午,在文城西路巡逻时,发现六尺巷路段内一辆‘苏A’牌照的轿车违章停车,通过警务通查询后发现这辆外地车以前没有被处罚过,就在‘空白罚单’上告诉他前方有停车场,希望他把车停到指定位置。”杨大伟说,“这是一种口头警告,我们大队现在针对外地车辆对本地不熟的情况下,对于首次、轻微违法,给予口头警告。”
在采访中杨大伟表示,像这样的罚单在六尺巷这个外地游客比较多的地段,周末一天要开出大概10张左右。“从2016年4月桐城交警大队出台优化执法举措后,我们就按照这个新举措来做。而以前对于这种违章停车情况是按照不扣分罚100元的规定来处理。”
作家网文催生“空白罚单”举措出台
对首次轻微交通违法的外地车进行“口头警告”源自桐城市交警大队4月15日出台的《桐城交警吸纳网民建议进一步优化执法举措》。而这一举措的出台则来源于一个作家对桐城交警执法的网络建议。
4月14日,来自桐城的作家笪米在微信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你们一张张罚单会刺伤一颗颗爱乡之心》的文章,对家乡交警的执法提出自己的质疑和建议。笪米在文章中说:“执法过程是为了纠正和制止公民所犯的错误,罚款不是最终目的。可在许多人眼中,桐城交警十分热衷于开罚单……如今六尺巷带动了旅游热,将有更多外地车辆前往桐城。交警部门如果不及时提升执法的规范化、人性化水平,失去的将是一个城市的口碑和无数发展机遇。”
4月15日,桐城市交警大队发表了《桐城交警吸纳网民建议进一步优化执法举措》,文章指出:对在全市区域设置电子警察抓拍的不按规定交通标线行驶的道路交通违章行为予以口头教育或提示;对不熟悉桐城道路情况的外地牌照车辆驾驶人不按标线行驶,现场执勤民警一般只给予现场纠正或事后提醒;对全市范围内的设置不规范的限速路段,会同公路、交通等部门现场勘查,进一步规范设置;广泛听取市民意见,排查规范全市范围内的道路交通标志;对临时违法停放车辆,要通过现场喊话,对已经采集的车辆违停图像,如驾驶员及时现身,给予说服教育处理;对来桐城观光、旅游车辆发生的(首次)轻微违法行为,一律给予口头警告。”
专家:口头警告也是一种处罚
桐城交警大队对外地车辆的首次、轻微违法行为一律给予口头警告的做法,经“空白罚单”的传播后,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热议,有人点赞,也有人提出疑问。
“处罚不是目的,个人觉得还是很有人情味”、“软执法有时更能深入人心”,网友纷纷为桐城交警大队的做法点赞,并期待自己的城市也能效仿此做法。但也有网友提出自己的担忧,“法律无情人有情,但在执法中不能带着感情,不然不能维护法律的威严。罚款不是目的,你可以不罚而表达友情提示,但不要在这张严肃单子上写这样的友情提醒。”
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张柱庭在接受北青报记者的采访中表示,“法律里面存在这种规定,先口头警告,不改再罚,这本身就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一部分。”
针对桐城市交警对外地车首次、轻微违法行为一律进行口头警告的做法,张柱庭说:“法律里面规定,‘口头警告’本身也是一种处罚。”
文|北青报记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