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现象:今年复读生再减千余人
张连伟已经连续在本市某复读学校复读了两年,在这两年当中,到该复读学校进行复读的学生减少了近一半,而这一现象并不仅仅发生在他所就读的复读学校。
北青报记者从多家本市复读培训机构了解到,由于本市高考考生人数的总数下降和去年的志愿填报政策的改革使得今年和张连伟一起踏入考场的复读生人数明显下降。精华学校全日制校长尚友硕表示,与去年相比
铭师堂复读学校白水洼校区校长银国斌表示,与去年500余人的复读人数相比,今年到该复读学校复读学生的人数仅有不到400人,减少了100人左右
高分复读生较往年减半
在复读总人数减少的情况下,部分复读培训机构的负责人也向北青报记者透露,今年高分复读生的人数也明显较往年有所减少,特别是600分以上的考生明显减少。
据尚友硕校长介绍,2015年考后出分大平行报考志愿的方式,减少了很多高分考生调档的风险。留下来复读的高分考生大多是因为志愿填报不满意或者发挥失常的情况。他坦言,今年该校的600分以上复读生较往年也有所减少。
今年招生的时候就比较明显,有不少600分以上考生和家长前来咨询但都是观望态度,都希望能走就走,最终能够进来复读的600分以上考生很少。银国斌说,“以前我们一个‘好’班里至少有十几位600分以上的学生,但是今年也就5个,减少了一半左右。”
探因:考后大平行志愿填报
之所以导致今年的高考复读生人数明显下降,其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就是高考总人数的下降,另一方面源于去年高考志愿填报改革,首次采取考后知分填志愿和实行大平行志愿填报。
据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负责人王宏斌表示,考后填报志愿大大减少了学生因为分数预估出现偏差导致落榜的概率,而大平行志愿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北京某部属高校招生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实行大平行志愿之后,考生的机会其实更多了,且依次投档,大家可以通过“冲一冲,稳一稳,守一守”去往自己认可的学校,一般就不会选择复读了。
打个比方,大平行总共有6个志愿,考生可以先往高了填,然后中间有两个维稳的,最后再有两个保底的。而这些学校一般都是考生最终能够接受的。该负责人告诉北青报记者:“从理论上说,实行大平行后考生就更敢填报志愿了,就算没被第一志愿录取,考生对剩下的平行志愿也能够接受,如果能被这些学校录取,考生一般也就不会选择去复读。”
高校大类招生成趋势
北青报记者梳理各校高招政策还发现,按大类招生已成为一个高校招生的大趋势,如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国内著名985院校均已成功“试水”。业内专家解读时曾表示,“这既是高校招生改革的重要举措,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考生志愿填报减轻了负担和压力,尤其降低了落榜名校的风险。”
去年,人民大学
对于今年高考的北京考生,人大招办主任苗苗建议道:“去年人大录取文科前237名,理科前640名。同学们在报考志愿的时候,我们鼓励文科400名左右都可以考虑填报,理科也适当放宽到900至1000名,大类招生降低了专业志愿填报难度。”
趋势:预计复读考生还将继续减少
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负责人王宏斌介绍,在今年高考总人数继续下降的前提下,第二年实行考后大平行志愿填报模式,考生和家长对政策的适应度和熟悉程度都较去年要强很多。同时,在经历了去年政策实行之后,家长和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有了直观的参考数据,在志愿填报方面所存在的误差也会明显减少。
反应:市场竞争激烈上调“奖学金”
银国斌向北青报记者透露,今年高分进入铭师堂复读的学生“奖学金”数量将有小幅度提升,同时他还表示,虽然今年获奖学金的学生分数要求可能会比往年要求稍高,但是与北京高考分数上涨趋势相比,其实获得“奖学金”的门槛是在降低。武俊杰董事长也告诉北青报记者:“在高考复读人数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学生少,机构多,同行之间竞争比较激烈。”此外,有业内人士也向北青报记者透露为了获得高分复读生资源,部分培训机构在广告投入、营销渠道等方面大做文章。
文|北青报记者 武文娟 王晓芸 刘旭 摄影|北青报记者 袁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