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地铁:部分线路客流量增长明显

8日早8点30分,北京青年报(微信ID:beijingqingnianbao)记者在1号线四惠站看到,每个车门处排队人数都在30人左右,几分钟就有一批乘客从八通线换乘过来,站内乌泱泱的一片人。随机询问几名乘客得知,除了大部分乘客是平时就坐地铁的,还有一部分乘客是因为限行临时选择乘坐地铁。
据北京地铁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早高峰所辖15条线路客流略有少量增幅,以八通线增幅最为明显,三小时进站量为3.53万人次,与上周二同时段相比增加5.29%,2号线也增加2.50%。
别小看这百分之几,1号线四惠站站区长主力张金玲介绍,四惠站客流压力初步估算较以往增加三成左右。与平时相比,高峰时段延长了将近一个小时。至于晚高峰……

晚高峰的八通线
公交:大1路敢和1号线比速度


早8点左右坐公交的人开始增多,晚高峰的国贸站人数明显增加
公交集团四惠公交枢纽站运营管理中心主任祁明瑞介绍,单双号限行后,早高峰的道路通行情况明显好转,公交车准点率由原来的不足90%提升至98%。尽管客流增加一成左右,也可以很好消化,没有出现乘客滞留现象。
上午10点04分,北京青年报记者乘坐大1路从四惠公交场站出发,长安街一路畅通,公交车几乎在“飞奔”,仅用54分钟就到达五棵松桥东站,算上地铁进出站的时间,基本与乘坐地铁相当。
记者获悉,红色预警期间,公交集团日增加1.5万车次,总体运力增加5%。
私家车:别想靠雾霾蒙摄像头


早7点前后,赵公口桥车流几乎没有变化,晚高峰是车辆也明显减少
单双号限行第一天,路面上的机动车数量明显减少,道路如同“预想”一样顺畅,11点许平峰时刻路网交通指数仅为1.6。
有不少人可能想,突然下的通知能具体执行吗?开个车试试?事实证明,这回的红色预警真的不是摆门面。
早6时30分,东四交通大队的民警就开始上岗,对路上违反单双号行驶规定的机动车辆进行检查。

在长安街西单路口,连检查空气重污染应对措施落实情况的市长王安顺都加入了其中!

针对轻信“重雾霾时摄像头拍不清车牌”段子的车主,交管部门告诉北京青年报(微信ID:beijingqingnianbao)记者,雾霾根本难不住高清摄像头:雾霾对拍摄确实会有影响,但摄像头是有补光滴!请自行脑补一下被美图后的汽车违章照片吧……
中小学:停不停课主要看家长



“红色预警”后,北京市中小学全部停课,不过老师仍坚守在岗位,家中无人照料的学生仍可来学校,由学校安排多种室内活动和学习。
从记者探访的情况看,有假的家长毕竟是少数,送孩子上学的也不少。那些可以不去上学的都成了被羡慕的对象。比如这位爸爸:
大学生:没我事儿也图个乐
眼看别人家的孩子圆了自己当年不上学的梦,看看课程表还要继续学习,不少大学生们表示很不爽:为什么我们这个群体这么可怜啊。
不过不知是因为同学们天性乐观,还是同学们比较清闲,网上瞬间就出现了很多自嘲的趣图,看起来大学生们也都适应了。

为什么大学生不放假呢?

提醒
周四开车迷糊的看这里
这次临时的单双号限行措施太考验智商了!
最幸运的尾号是6,周三的限行不受影响了;
最悲催的是尾号为9,一周被限了三天;
最晕的尾号为2,本来周四限行不能开,但由于单双号限行,变成了中午12点之前能开车,下午不能开,晚上八点以后又能开了。
周四全天能开的是4680,上午能开的是24680,下午能开的是13456890,全天都不能开的是7!晚上20点后所有号都能开了!
这回全了吧?
8日是红色预警的第一天,未来还可能会有红色预警。或许今天你还有点不适应,但天天吐槽雾霾也没有作用,咱就尽量以身作则,多多绿色出行吧。
文|北青报记者刘珜 杨柳 编辑|孙晟源 图片|北青报记者魏彤 郝羿 郁骁 汪震龙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