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双11”要来了,剁手党摩拳擦掌准备买买买,不过如果不多加小心,也许就会掉进陷阱。
在网上购物平台键入商品名称后,会检索出上百页的相关商品信息,有些销量过万,有些连一件也没有售出。按“综合排序”、“人气”或“销量”进行分类检索后,会发现一些商品自称是“热销单品”、“全网销量第一”、“钻石买家最爱Top1”,这些商品的销量和好评率往往高于其他同类商品。那这些商品果真像描述的那样货真价实吗?北京青年报(微信ID:beijingqingnianbao)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商品的质量与其高销量和好评率往往不成正比,好评和销量都是虚假买家通过虚假交易“刷”出来的。

买家买的假货月销数百好评众多
黄先生要买一个苹果耳机,他在一家大型网上购物平台上浏览发现,不同商家出售的原装耳机售价差别很大,价格从40多元到300多元不等。黄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他在购物网站上看中了一款月销量数百单的耳机,并仔细阅读了买家评论。黄先生称,800多条评论几乎全是好评,很多好评描述得很仔细:“耳机经外观检查,音线上的序列号印刷清晰且耐磨,线控手感柔和敏捷,耳机过滤网密实呈灰蓝,确是正品无疑。”看到这些买家好评,黄先生决定购买,让他惊喜的是,这家网店的苹果耳机只卖66.9元,相比其他卖家便宜很多。
拿到货后,黄先生发现不对劲,“耳机的外胶皮看起来就不舒服,摸起来还涩涩的,音质也不像评论里描述的那么好,最后用了不到两个月就坏了。”黄先生带着这副耳机来到苹果专卖店,工作人员仔细查看后告诉他,这副60多块钱的耳机是假的。”
黄先生把自己的经历发到朋友圈,很快有朋友提醒他“被刷单的坑了”。朋友告诉黄先生,刷单就是商家花钱请人假扮顾客,空卖空买,来提高商品销量和网店的排名,利用刷单获取的销量和好评,来吸引真正的顾客购买。
刷手 招聘广告称“月赚3000”
“轻轻松松日赚上百,在家就能赚钱”、“2000人的大群,1200个商家,单多有保障!”在一个名为“刷客”的贴吧里,密密麻麻的刷单员招聘图片霸占了整个网页。而每张图片或帖子里,都写着类似这样的标语。
北青报记者随机点开一个招聘帖子,根据帖子上留下的QQ号码联系到了一位名为“小蚂蚁”的刷单中介。在得知北青报记者想做刷单兼职后,小蚂蚁说要先下载一个语音软件并注册,所有的刷单活动都会在该平台上发布。随后,一位自称是平台接待员的人表示,加入平台参与刷单活动需要交一定的入职押金。
北青报记者随后联系上了同在一个频道里的刷手小念(化名)。小念称,自己刚交了158元押金,在得知要提供身份证等证件给对方后,她表示放弃:“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东西,万一他们拿我的信息去干一些不好的事呢?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骗子,反正我交的钱就当是被骗了吧。”
成为刷单手近一个月的小斯(化名)告诉北青报记者,刷单群里 “每一秒都会弹出很多的任务,做都做不完。”小斯称,她刷一单的时间大概在半小时左右,一般一天能做十几单。
卖家 刷单后寄出空包裹
应聘者通过繁琐的流程进入到刷单平台,成为了一名刷手。那么需要刷单的卖家如何联系上这些刷手呢?北青报记者调查发现,刷手和卖家间存在着一个沟通这两者的平台方。通过检索,北青报记者以卖家身份联系上一位刷单平台负责人“芯姐”。
芯姐称,网店刷单很简单,“你刷了几百单或者上千单后,店铺里的商品就能挤进相关搜索页面的首页,就能吸引真正的买家来买。”芯姐表示,“我们直播平台上的刷手会有一套相对固定的刷单流程”。
随后,芯姐向北青报记者展示了直播平台的页面截图,截图上显示,这个名叫“任务刷单群”的平台上有3万多名成员,在线人数也有3400多人。“这些都是我们的刷手,你把单放进去,很快就会有人来抢单。”
北青报记者借用了一家网店,以卖家身份进行了体验。按芯姐提供的步骤,北青报记者首先将商品价钱29元和刷单费用3元通过转账的方式支付给刷手,然后将商品的关键词“某大码防晒超长衫”通过聊天窗口发送给对方,并附上卖家本人的旺旺名和商品主图。刷手通过搜索找到店铺商品,截图经过店主确认后,刷手进入店铺。在此之前,刷手还浏览了其他两家店铺。
文|北青报记者 杨柳 见习记者 张雅 黄筱菁 屈畅 编辑|孙晟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