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小王1972年生于北京。父亲是广州中山大学某学院教授周某,母亲是北京中科院某研究所学报副编审王某。父母离婚。孩子1至5岁,随母亲生活在北京,姓随母亲。孩子5岁时到广州跟父亲生活在一起。在广州中大幼儿园上了幼儿园,之后又在中山大学附属小学上了小学……去了广州之后,他再没回北京生活过。如今,父亲母亲均已不在,虽然他继承了父亲在中山大学的房子及财产,但他的户口仍然未能迁进广州。在广州生活了整整38年,仍然人户分离。小王无奈感叹:这辈子的户口还能迁到广州么?在广州生活了38年的他,何时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广州人?小王说,从幼儿园起就在广州,在他的心里,广州就是他的家,广州有他的亲人,同学朋友,可北京这么多年,连个熟人都没有了,他根本回不了北京,只能继续生活在广州。北京户口却生活在广州,目前他每两年办一次广州居住证。
“想起户口的事情,就整个人都不好了。啥时是个头啊?!”38年户口迁不成,他非常沮丧。
据了解,1998年,广州中山大学曾经向广州市公安局提请办理小王的户口。当年中科院某研究所提供的证明称:小王系该院已故副编审某某之子,因某某无力同时照顾76岁的老母亲和幼子小王,故小王自1976年12月便由其父(广州中山大学教授)带去广州抚养。小王的户口虽然随母亲在京,但实际上自5岁起就一直随父亲生活在广州。
1997年7小王母亲去世,时年25岁的小王,满怀悲伤,料理了母亲的后事。那是他最后一次回北京。他于1998年向广州市公安局海珠区新港派出所提交申请将户口迁到广州,父亲的所在地中山大宿舍。小王在申请报告中称,他从未满5周岁就由父亲抚养,随父亲住在广州中山大学分配给父亲的宿舍。母亲去世后,研究所以他在广州父亲处已有住房为由,将母亲的住房收回。北京已无家可归,只能随父亲继续生活在广州。
据小王回忆,当年他母亲的同事,在住房被收回之后,将他的户口暂时放在了一个朋友家的住房里。他答应尽快迁至广州。没想到,这一下,38年没迁走。他为自己未守承诺心怀歉意,同时,感谢这么多年,朋友家一直帮他“看着”户口。如今,人家房子要转卖给别人了,朋友催他把户口尽快迁走,可广州不接收,他无处可迁。
因为户口的问题,小王的妻子离开他。现在他仍孑然一身,户口的问题,牵绊他太多了。
文/北青报记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