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意大利神经外科专家塞尔吉奥•卡纳维洛和任晓平教授
外媒:首例换头手术将在中国进行
据媒体报道,意大利神经外科专家卡纳维洛日前宣布,人类第一例“换头”手术时间确定在2017年12月,地点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进行。
卡纳维洛的新闻秘书透露,卡纳维洛医生认为,两年的时间足够完成手术前各项研究和检查。只有当我“确认有超过99%的成功把握时”,才会实施手术。
接受“换头”手术的俄罗斯电脑工程师瓦莱里·史比多夫则表示:“卡纳维罗和任晓平都是医学移植领域的出色专家,他们一起合作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北京青年报记者查询发现,哈尔滨医科大学在器官移植领域成果杰出。1959年,哈医大二院赵士杰教授成功完成继前苏联后的世界第二例狗头移植手术,开启了我国器官移植的先河。
回应:时间地点暂时还没法确定
21日下午,北京青年报(微信ID:beijingqingnianbao)记者联系上了任晓平教授,对于外界所传的2017年将要进行首例“换头”手术,他予以否认,其他事情他并不愿意多谈。
任晓平表示,将加入“换头”医疗团是较早之前的事情了,但现在一切都还没有确定,因为具体的事情还在谈,“外界认为的2017年在哈尔滨做‘换头’手术是没有的事情。”
记者致电任晓平医生所在的哈尔滨医科大学,据大学宣传部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任医生正在努力研究“换头”手术的事情,希望外界尽量不要打扰任医生。对于有媒体报道2017年进行手术,工作人员表示,换头手术现在还在研究阶段,科学研究毕竟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无法确定一个准确时间的,因此2017年要进行手术的说法是不准确的。这名工作人员称,哈尔滨医科大学非常支持任医生的研究工作,如果有新的进展,学校会召开新闻发布会。
专家:动物做实验并一定适用于人
清华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陈国强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表示,所谓的换头手术就是将一个人的脑袋移植到另一个人身上,换头之后思维还是本人的。从技术上看,在进行换头手术的时候,因为会有一些导管进行供血和供氧,应该不会出现大脑因为缺血和缺氧死亡。
但陈国强认为,根据现在的技术水平,在换头之后并不能保证脊髓功能一定就能恢复,所换的脊髓合适不合适也是一个问题,这才是重要的问题。此外,换头时血管虽然可以接上,但神经却不一定能接上,“这些都不能保证。”虽然现在国内外研究人员已经在动物身上做了不少换头的实验,“但在动物身上所做的实验并一定到人身上就有用。”
1 谁要换头?为什么?

30岁的俄罗斯计算机科学家瓦莱里·史比多夫
据媒体报道,头部移植手术非常复杂,估计需36小时才能完成,花费750万英镑(约合6880万人民币)。选择接受这一手术的是30岁的俄罗斯计算机科学家瓦莱里·史比多夫。由于先天患有脊髓性肌肉萎缩症,肌肉停止发展,他自小全身伤残,骨骼畸形。两年前得知卡纳韦罗正在研究头部移植手术后,他主动接触对方,表示为重生甘愿当“小白鼠”。俄罗斯神经外科学家弗拉基米尔·尼基金认为,对这名患脊髓性肌肉萎缩症患者来说,两年无疑是个“极限时间”。因为疾病每天都在侵蚀他的全身。毕竟,“患者现在能活动的也仅剩头部了”。
2 换头术怎么做?有多难?

换头手术3D模拟示意图
换头手术需要使用超锋利刀片同时切下两位病人的头部。医生必须先找到新的躯体,一般以诊断为脑死亡、但身体器官健康的捐赠者。手术时,斯皮里多诺夫的头部和捐赠者身体将降温,放缓细胞死亡速度。手术的最大难点在于脊髓连接,当头颅移植到捐赠者身体后,还要再将肌肉和血管连接。手术结束后,麻醉期就长达4周,以便让头部和身体完全长到一起。此外,术后免疫系统的排斥反应、中枢神经的恢复,都可能使得换头后再次瘫痪,甚至变得“比死亡更难受”。就算理论上都可行,但全身器官都健康的捐赠者,原本可帮助多位患者,现在只换到一个人身上,还冒很大的风险,不公平,也很难找到捐赠者。
3 哪些动物换过头?结果是?

存活38天后死亡的双头狗被做成标本
前苏联科学家弗拉季米尔·德米科霍夫教授于1954年炮制出“双头狗”轰动世界。經歷過至少24次狗頭移植的失敗,德米科霍夫终于将一只小狗的脑袋移植到了一只大狗的脖子上,小狗在大狗的脖子上打着哈欠醒来,而大狗充满困惑地试图将第二颗脑袋甩掉……大约6天后,双头狗以及它们的共同身体就全死掉了。1968年,他又做了一次相同的试验,新的双头狗活了38天,死后被做成标本。1970年3月14日,美国器官移植先驱罗伯特·怀特将一只恒河猴的脑袋移植到另一只猴子身上,成功实施了世界首例真实版的“换头手术”。怀特博士当年切断了两只猴子的脑袋,并成功地将一只猴子的脑袋缝合到了另一只猴子的脖子上。当这只换过脑袋的“混血猴”恢复意识张开眼后,甚至能通过吸管喝饮料。不过作为手术的一部分,猴子的脊椎全被切断,专家不能将切断的神经线重新连接起来,所以“换头猴”从脖子以下都处于彻底瘫痪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