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3处积水点将做统一改造规划】

(2012-07-27 09:49:37)
标签:

杂谈

对“7·21”特大自然灾害中出现的63处积水点,将有一个统一改造规划。昨日,北京市防汛办的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刘宏伟在做客城市零距离时表示,将逐一对63个积水点调查积水原因。同时,北京市气象局总工程师兼首席预报员孙继松表示,主汛期内,再出现“7·21”降雨的概率较小。

  积水点逐一调查积水原因

  据了解,“7·21”降雨经过梳理,确定了63处积水点,刘宏伟表示,对这些积水点首先要调查积水的原因,除了客观上确实降雨大之外,要从河道、管网、泵站、客水进入等方面进行查找。“当积水原因梳理顺之后,就会对63处积水点进行统一的改造规划。”刘宏伟表示。

  刘宏伟指出,如果是河道原因,就要治理河道。据悉,中心城的河道治理已经基本上完成,也处于达标状态,但对于中小河道的治理,现在仍未有确切指标,“我们将加大投资,用几年的时间把河道治理好。”如果是管网、泵站问题,就要进行升级改造,通过雨洪利用,增设雨水池等方式提高其排水标准。刘宏伟还明确,各方面标准都达到之后,还需要设备、设施、人力、物资都要配套。“像抢险能力,我们现在还不够,需要增强!”

  主汛期降水以对流性为主

  据孙继松介绍,遇到灾害性天气来临的时候,气象局的会商频次会增多,但是会商的时间会缩短,这样有利于提高我们对灾害性天气发布时间的效率。

  同时,孙继松判断,本市的水汽依然比较充分。如果来一点冷空气的话,就可能会产生局地的强降水。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到月底之前本市还会面临多场降雨的考验,且后面的降水会以对流性降水为主,即会有短时急降水,甚至产生一些雷暴大风的状况。但再出现像7月21日这样大范围、长时间、高强度降水的概率,是在逐渐地减小。

  泥石流易发区人手一张转移卡

  据刘宏伟介绍,蓝色预警发布之后,当小时的降雨量达到了一定的级别,泥石流的易发区和采空区受危险、受威胁的群众,必须要转移到指定的地点。“每个地区都有转移预案。按照预案要按照特定的线路转移到特定地点,而这个特定地点要备有应急的物资、应急的食品等等。”

  对于如何能让这个预案让每个人都清楚,刘宏伟表示,每位村民都在汛期之前收到一张转移卡,标明姓名、谁来通知你转移、转移到哪里去、按照什么路线来转移等信息。

  灾区建立水净疾病监测机制

  针对灾区的防疫,卫生局疾控处处长谢辉表示,进一步强化了传染病的监测预警系统,且特别建立了水净疾病的监测机制,同时对现在运行的肠道传染病的监测预警系统,传染病的症状监测系统和传染病直报系统进一步强化监测,特别是针对洪涝灾害期间的鼠类活动的加剧、蚊蝇滋生的这些特点,我们还特别加强了蚊蝇鼠这些病霉生物监测,实时来掌握病霉生物消长的变化。

  据介绍,这几日特别抽调组织了有防疫、消毒、流病、食品等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了五个防疫小分队,派驻到房山、门头沟、石景山和通州区。25日晚上又紧急抽调了11名防疫人员今天早上赶赴房山,来具体现场指导和帮助灾区开展卫生防疫工作。

  据谢辉介绍,“7·21”之后,卫生部门做了一个紧急的监测。截至7月24日,没有收到肠道传染病爆发的报告,从监测数据上来看,也没有发现肠道传染病报告病例异常升高的现象。

记者:解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