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母学堂:浅谈孩子的恐惧心理

(2010-08-12 18:06:33)
标签:

父母学堂

浅谈

孩子

恐惧

心理

家教大本营

育儿

分类: 家教论坛

父母学堂:浅谈孩子的恐惧心理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害怕对象

 

  研究发现,正常儿童中,90%以上的幼儿会有不同程度的害怕心理;40%的2-4岁的儿童至少有一种害怕;43%的6-12岁儿童有七种以上的害怕。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有不同的害怕对象,如:

  0-6个月 高分贝的噪音,突然而来的声响,身体陡然失去支撑;

  6个月-1岁 一般意义上的陌生人和生疏的环境,浴盆和浴缸排水;

  1-2岁 一般意义上的睡眠,和父母健康、受伤、排便;

  2-5岁 害怕黑暗、孤独,想像中的怪兽、强盗、医生等。

  测试一下,孩子的害怕正常吗?

  惧怕与儿童身体发育的状况和应对能力有关,会随着儿童体力,智力和经验的发展而不断消失和变换。一般来说,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害怕和恐惧,为时短暂,一种惧怕很少持续一年以上,多数在三个月内消失,很少会对儿童的行为产生严重的影响。

  孩子的害怕属于正常还是病态,可以根据下列问题进行测定:

  1、孩子的胆怯不安是否只是针对某个事物或现象,与这个事物或现象相关的其他因素不会引起他的恐惧?

  2、离开了受惊物或现象后,孩子的惧怕反应是否随之消失?

  3、在看图片、电视或一般的谈话中,如果孩子看到或听到他所惧怕的事物或现象,他是否表现出无所谓的样子?

  4、经历了后,孩子的日常生活是否不受影响?

  如果对以上问题的回答都是“是”,说明孩子属于正常发育过程中的胆小害怕;否则,说明孩子可能存在心理疾病,尤其是孩子害怕到了如下程度就是不正常的了,比如惧怕的持续时间超过三四个星期,以致于丧失某种能力,伴随明显的症状:心律过速,头晕眼花,恶心和失禁等,这需要到儿童医院就诊。

  如何疏导孩子的恐惧心理

  提示:

  那么,我们应如何防止幼儿产生不必要的恐惧呢?或说父母应如何教育幼儿呢?

  首先,父母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幼儿所面临的事物,切忌言过其实地恫吓儿童,更不能使用妖鬼等不存在的东西来欺骗孩子。因为幼儿对外界的接触很少,经验很有限,加之在幼儿的眼中,父母是无所不知的,他们会确定无疑地相信父母的话。父母为了寻求所谓的“安全”而制造的谎言,往往会伴随儿童很长的时间,同时还会造成孩子不适当的恐惧。

  其次,父母不要溺爱孩子。众所周知,溺爱的不良后果不胜枚举,但很少有人知道父母的溺爱往往是造成孩子胆小直接的也是重要的原因。一些初次和父母分开睡的幼儿,为了得到母亲的抚慰会哭闹着不肯单独去睡,他会找出害怕的理由来拒绝。此时,父母千万不要迁就孩子,否则他的 “阴谋”得逞的同时也真的会相信自己谎言所说的,由此害怕单独一人居住。父母应坚持自己的主意,以免真的会出现这种恐惧。

  最后,父母本身要给幼儿做榜样。如果父母不想让孩子恐惧,那么父母自己先要无所畏惧。如果父母害怕电闪雷鸣,孩子第一次在父母面前听见雷声时,也会感染上同样的恐惧。假如父母不能避免恐惧的话,那就尽量不让孩子发现。

相关资讯 

 

培养幼儿意志力的五种方法

孕期防辐射的7个实用绝招

学龄前孩子如何保护眼睛

孩子反复感冒需要补充些什么营养

父母学堂:儿童安全防护技巧

父母学堂:36计帮你教出好孩子

捕捉家庭教育的十个最佳时机

如何着手婴儿的启蒙教育

父母学堂:早慧儿童的十大表现

巧妙应对孩子的“第一反抗期”

也说从小沈阳看教育孩子

怎样清醒地认识你的孩子

父母应给孩子的十大礼物

青少年犯罪心理与健康教育

解析少男少女的早恋心理

家长必备的心理素质

善待幼儿的逆反心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