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可远离颈椎病
(2013-08-06 09:19:22)
标签:
周期颈椎功能紊乱理论血液循环健康 |
分类: 女性健康 |
脊柱外科学的理论认为,长期低头伏案工作,颈椎始终维持在前屈位,颈后肌群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极易引发颈椎小关节紊乱、颈项肌劳损、落枕、项背肌筋膜炎甚至颈椎病。常常出现颈背部肌肉酸痛不适,颈椎活动明显受限,有的表现为上肢剧烈的放射性疼痛、上肢麻木,还可表现为心慌、失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病情严重时甚至出现走路不稳、如踩棉花样感觉,常常痛苦不堪。
与此同时,人在水中划行时,水对人体产生的摩擦力及水对人体产生的压力,对人体各部位的肌肉,都能起到良好的按摩作用,这也可促进皮肤及肌肉的血液循环,增强细胞的代谢。由于人在水中无任何负担,不会对颈椎间盘造成任何损伤,也不会造成关节和肌肉的损伤。由此可见,经常游泳不但能有效防治颈椎病,同时对全身所有运动系统都有好处。
游泳适宜早期或恢复期颈椎病患者、项背肌筋膜炎患者。落枕、颈椎小关节功能紊乱患者、严重颈椎病患者需在推拿科、骨科或运动医学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一般每周3~4次,每次30~60分钟,连续坚持3个月为一个锻炼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