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随母姓要慎之又慎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随笔 |
孩子随母姓与“男女平等”无关
10月17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发布一项调查,对2032名受访者的调查显示,54.7%的受访者能接受孩子随母亲姓。相关媒体对此报道称:“这无疑是一件值得我们欣喜的好事。因为一直以来,在孩子姓氏归属这个问题上,都存在着一种结构性的不公,直到20世纪,性别平等的观念进入中国,人们才开始反思这个问题。从根本上说,‘子女随父姓’”之所以会成为一项习俗,本质原因在于在旧社会里,男性在经济和政治上都占有绝对的优势,随着男女经济地位日益平等,这一习俗的存在基础已经改变。”
近年来,不时响起“姓氏改革”的呼声,安徽长丰县发起试点“姓氏改革”,子随母姓奖千元。还有一些专家、教授高呼:为了尊重女性,体现男女平等,儿女随母姓,打破封建文化。
针对这一现象,前几天我在接受吉林电视台采访时,已经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昨天在“东子教育微课群”又专门谈了这一话题。
大家知道,现在社会发展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的八零后、九零后大都是独生子女。虽然现在已放开二胎,但根据调查,这些年轻父母要二胎的比例并不是很高。无论是一个孩子还是两个孩子,特别是一个孩子的家庭,就面临着如果是女孩子,女方父母没有孙子,外孙外孙女就随别人的姓氏了,我们传统观念里有个“传宗接代”,心里就不平衡。一些家长认为孩子的姓氏决定了家庭角色的重要性,如果孩子随母姓,那就说明母亲在家里有地位、有话语权、受尊重。所以,最近几年,八五后、九零后独生子女生的孩子,随母姓的比例在逐渐增高。
为此,中国青年报社的这个调查,才会有半数以上的人认同孩子随母姓。我很不认同这种靠姓氏来提倡男女平等,我认为这是一种对中国文化的错误认知。所以,无论是媒体的报道,还是专家学者的高论,在东子看来都是一派胡言。孩子随父姓,古今中外都存在,不是我们中国独有,而是一种国际惯例,很多西方国家的孩子也随父姓。甚至有的女性结婚之后还要随夫姓。
我之所以不认同“孩子随母姓是男女平等,提高女性地位,尊重女性的一种体现”。是因为有这么几点:
第一个是父权归属的问题。
我们知道,对于女人来说,从孩子出生起,她作为母亲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也不需要再确认。孩子生下来,那就百分之百跟她有血缘关系。但对于男人并不是这样的。男人是不能完全地确定这个孩子和他是否有血缘关系,是否是他的后代。靠什么呢?姓氏在某种程度就是一种纽带,用它来确定父权地位,确认是他的孩子。作为父亲,在家庭上孩子随他姓了,就是进一步能够确认这是他的孩子。因为我们传统文化是群居生活,母系氏族走婚是无法确认的。现在是通过一夫一妻制度来确认,所以说随父姓虽不能说是决定性的,但某种程度上,从社会的认知和理解上应该是对父权归属的一种认定。
其次,孩子随父姓更主要的是确定父亲的责任。我们知道,走婚形式和母系氏族的男人不承担更多的责任,是配合女性生育孩子,然后劳动生产。我们现在社会呢,孩子随父姓是对男人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的一种认同,就像我们说责、权、利是同等一样,确定父权的归属了,就意味着这种职责不可以推卸。子女随父姓,能强化男人这种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给予男人承担更多责任的动力,更好地为这个家庭去奋斗。
如果孩子一部分随母姓一部分随父姓,再过三代,我们传统的“根文化”就会出现断裂,你根本找不到你的祖父是谁呀。如果再过五代,那就全乱套了,你根本找不上你的根在哪里,我们就像浮萍一样。再过十代八代那就不是一般的断裂和错乱了,而是“根文化”就彻底丧失。我们再说寻根问祖,如果孩子随意随父姓或母姓,那就会出现他姓张,他父亲可能姓王,他爷爷可能姓李等等。有人说了,既然要随母姓就系列全随母姓。那我们试想一下,如果随母姓,孩子随他妈妈姓,他妈妈随姥姥姓,姥姥随他太姥姥姓,几代下来之后,中华的姓氏就全乱套了。
我们的“姓氏文化”不是封建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根文化”的重要元素。绝不是像一些自认为有文化的专家、教授说的“体现男女平等”。对女性的尊重,绝不仅仅是一个姓氏的问题,姓氏是一种文化,它不体现尊重。尊重是更多的给予、关注、爱护、保护等等。我们不要搞形式主义,孩子跟母亲姓了,就等于尊重女性了吗?再说,无论是从生理还是心理等各个方面来讲,男女也不可能绝对的平等啊,所以没必要刻意地追求平等。平等是人格问题,人格需要什么?是尊重。只要大家彼此相互尊重,那就平等了。
可话说回来,如果夫妻都认同,彼此能协调好的话,孩子随父亲随母姓倒也无可厚非,毕竟家庭幸福和孩子健康成长才是最重要的。但有一点,孩子随谁姓,一旦确定了,千万不要后悔。否则,改姓是很麻烦很繁琐的,对孩子成长也极其不利。所以说,孩子无论随父姓随母姓,都要慎重一些,特别是随母姓。
人类的传统文化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是经过几千年的风雨历练和深厚的积淀堆积而成的。不仅是中国的这种传统姓氏的“根文化”,包括世界各个民族的相关文化都是如此。不是来两个新潮的人有点儿新想法,然后就把它彻底颠覆了。
不管孩子随谁姓,前提是小两口儿想法要一致,要过好日子,不要为这个事儿闹得不愉快,甚至闹离婚。好吧,就说这么多,谢谢大家的收听!
本文由 吴 强 根据录音整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