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随母姓要慎之又慎

(2017-11-10 07:50:32)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随笔

   孩子随母姓要慎之又慎

孩子随母姓与“男女平等”无关


10月17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发布一项调查,2032名受访者的调查显示,54.7%的受访者能接受孩子随母亲姓。相关媒体对此报道称:这无疑是一件值得我们欣喜的好事。因为一直以来,在孩子姓氏归属这个问题上,都存在着一种结构性的不公,直到20世纪,性别平等的观念进入中国,人们才开始思这个问题。从根本上说,子女随父姓”之所以会成为一项习俗,本质原因在于在旧社会里,男性在经济和政治上都占有绝对的优势,随着男女经济地位日益平等,这一习俗的存在基础已经改变。

近年来不时响起“姓氏改革”的呼声,安徽长丰县发起试点“姓氏改革”,子随母姓奖千元。还有一些专家、教授高呼:为了尊重女性,体现男女平等,儿女随母姓打破封建文化

针对这一现象,前几天我在接受吉林电视台采访时,已经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昨天在“东子教育微课群”又专门谈了这一话题。

大家知道,现在社会发展家庭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现在的八零后九零后大都是独生子女。虽然现在已放开二胎,但根据调查,这些年轻父母要二胎的比例并不是很高。无论是一个孩子还是个孩子,特别是一个孩子的家庭,就面临着如果是女孩子,女方父母没有孙子,外孙外孙女就随别人的姓氏了,我们传统观念有个传宗接代,心里就不平衡。一些家长认为孩子的姓氏决定了家庭角色的重要性,如果孩子,那就说明母亲在家里有地位有话语权、受尊重。所以最近几年八五后九零后独生子女生的孩子随母姓的比例在逐渐增高。

为此,中国青年报社的这个调查,才会有半数以上的人认同孩子随母姓。我不认同这种靠姓氏来男女平等我认为是一种对中国文化的错误认知。所以,无论是媒体的报道,还是专家学者的高论在东子看来都是一派胡言。孩子随父姓古今中外都存在不是我们中国独有,而是一种国际惯例很多西方国家的孩子也随父姓。甚至有的女性结婚之后还要随夫姓。

我之所以不认同孩子随母姓是男女平等,提高女性地位,尊重女性的一种体现是因为有这么几点

第一个是权归属的问题。

我们知道对于女人来说从孩子出生起,她作为母亲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也不需要再确认。孩子生下来,那就百分之百跟她有血缘关系。但对男人并不是这样的。男人是不能完全确定这个孩子和他是否有血缘关系,是否是他的后代什么呢姓氏某种程度是一种纽带,用它来确定父权地位确认是他的孩子。作为父亲在家庭上孩子随姓了就是进一步能够确认这是他的孩子。因为我们传统文化是群居生活,母系氏族走婚无法确认的现在是通过一夫一妻制度来确认,所以说随父姓不能说是决定性的,但某种程度上,从社会的认知和理解上应该是对权归属的一种认定。

其次,孩子随父姓更主要的确定父亲的责任。我们知道走婚形式和母系氏族的男人不承担更多的责任,是配合女性生育孩子,然后劳动生产。我们现在社会呢,子随父姓是对男人家庭责任社会责任的一种认同,就像我们说责、权、利是同等一样,确定父权的归属了,就意味着这种职责不可以推卸。子女随父姓,能强化男人这种家庭和社会的责任给予男人承担更多责任的动力,更好地为这个家庭去奋斗。

 第三,也是最主要的一点是一种“根文化的传承。姓氏是中国“根文化”的重要元素,它表明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源头和走向我们从哪儿来的?我们将往哪里去?我们中华民族的几百个上千个姓氏,每个姓氏都有它的渊源。我们对于“根文化界定一般是籍贯为依据的,也就是说我们通过这种“根观念”的认识,对祖宗的崇拜,对血缘的确认,我们无论走到哪里,“根”子女随父姓,利于姓氏血缘的长期延续如果随母姓就会出现一种文化的断裂和错乱,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寻根问祖”,“根”都没了,还哪来的“祖”

 

孩子随母姓要慎之又慎

如果孩子一部分随母姓一部分随父姓,再过三代我们传统的“根文化就会出现断裂你根本找不到你的祖父是谁呀。如果再过五代,那就全乱套了,你根本找不上你的根在哪里,我们就像浮萍一样。十代八代那就不是一般的断裂和错乱了,而是“根文化就彻底丧失。我们说寻根问祖,如果孩子随意随父姓或母姓,那就会出现他姓张父亲可能姓王,他爷爷可能姓等等有人说了既然要随母姓就系列全随母姓。那我们试想一下如果随母姓,孩子随他妈妈姓他妈妈随姥姥姓姥姥随他太姥姥姓,几代下来之后中华的姓氏就全乱套了

我们的姓氏文化不是封建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根文化的重要元素。绝不是像一些自认为有文化的专家教授说的体现男女平等”。对女性的尊重,绝不仅仅是一个姓氏的问题,姓氏是一种文化,体现尊重。尊重是更多的给予关注爱护保护等等我们不要搞形式主义,孩子跟母亲姓了,就等于尊重女性了吗?再说,无论是从生理还是心理各个方面来讲,男女能绝对的平等所以没必要刻意地追求平等。平等是人格问题,人格需要什么?是尊重只要大家彼此相互尊重,那就平等了

可话说回来,如果夫妻都认同彼此能协调好的话,孩子随父亲随母姓倒也无可厚非,毕竟家庭幸福孩子健康成长是最重要的。有一点孩子随谁姓一旦确定了,千万不要后悔。否则,改姓是很麻烦很繁琐的,对孩子成长也极其不利。所以说,孩子无论随父姓随母,都要慎重一些,特别是随母姓。

人类的传统文化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是经过几千年的风雨历练深厚的积淀堆积而成的。不仅是中国的这种传统姓氏的“根文化”,包括世界各个民族的相关文化都是如此。不是来两个新潮的人有点儿新想法,然后就把它彻底颠覆了。

不管孩子随谁姓,前提是小两口儿想法要一致,要过好日子,不要为这个事儿闹得不愉快,甚至闹离婚好吧,就说这么多,谢谢大家的收听!

本文由 吴 强 根据录音整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