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成长问答 |
家长来信——
东子老师:您好!我是一位孩子的妈妈,因为工作的关系,孩子爸爸一直没有在身边,都是我在教育他。现在有头疼的问题想向您请教。
儿子现在上二年级,阳光活泼,话比较多。原来很少听老师有什么反映,和老师交流的时候,老师总说上课积极发言什么的,但近几个星期以来,老师一直反映上课不认真听讲,做小动作,东张西望等等,甚至说孩子像幼儿园的小孩一样,没有组织纪律,没有学习态度等等。回来后,我就严厉批评了他,“学校是学习的地方,上课是学习知识的时间,学习是别人帮不了的,你上课时不认真听讲,把用来学习知识的时间拿来玩,你就学不到东西。”(这是原话)他于是向我保证他会改掉错误,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不再做小动作。改正错误当然也好,关键是我过了几天和老师交流,老师却说还是老样子。
就这样,屡教屡犯,现在孩子成了老师口中的“坏小孩”。在家长会上,老师当着众多家长同学的面,批评他学习态度成问题。我当时看见他低着头,眼睛红了,我知道老师这样说很伤他的自尊,其实谁都不想当坏小孩,谁都愿意当一个被老师夸奖的好学生。这一段时间我一直都在苦口婆心劝说他,他每次都答应的好好的,但却没有改变,无计可施了。因为上课不认真听讲,影响了他的学习直线下降。而且这个问题他也因此变得不再阳光了,我很担心他!
您的书对我有很大的启发,改变我的许多看法。望您能早日回信,帮帮我们!
东子回复——
小学二年级的孩子,一般在7、8岁,正是爱玩好动的年龄。中国有句俗话叫“七岁八岁讨狗嫌”,就是说这时候的孩子淘气的连狗都讨厌,特别是小男孩,相对更加调皮好动。东子在这个年龄段时也是这样。
您和老师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方法有失科学,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首先我们应该知道,孩子好动是很正常的,不爱动才反常,好动是这个年龄段男孩的基本特性,是思维活跃的表现,如果能够科学的引导,这样的孩子更易于成才。
其实,孩子出现任何问题,假如你们认为“好动”是问题的话,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如何改变怎样改变,而是先要了解孩子为什么好动,探寻根源,然后才好“对症下药”。第一可直接问问孩子,为什么不好好听课,总有小动作;第二要了解一下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第三向老师和同学了解孩子在校的其他表现。
如果以上几点都做好了“功课”,我们才可以和孩子谈是与非,什么事当为什么事不该做。让孩子自己知道:好动没有错,但要分时间和场合,上课时间好动不仅自己听不会,还会影响到他人学习。孩子有了这样的认识,才会从心里上接纳您和老师的建议。
另外,东子在此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千万不要给孩子贴标签,孩子没有好坏之分,只是性格、爱好有别,不能家长和老师不认可的就称之为“坏孩子”。即便像你的孩子这样,影响了他人学习,但因主观上没有恶意,所以也不应称其为“坏”。
人是需要肯定的,特别是孩子,尤其是来自老师和家长的肯定。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和孩子沟通,在首先肯定孩子好动的性格的前提下,在指出影响他人的不足,孩子就更容易接受改变。这也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尊重是为大爱,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
最后,祝您开心教子,孩子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