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高考考生家长的辛酸泪

(2013-06-30 15:44:15)

这是一个高考考生家长的辛酸泪,这个家长是东子的一个朋友、国内一所重点大学的教授、一个文学博士后,刚才在她的空间看到此文,经其同意,转发至此(题目为东子所加)——

高考成绩出来了,高考落下帷幕!

女儿今年刚满18周岁,想想18年来女儿所有的努力都为这一刻。而这一刻对于她或每一个中国孩子来说,到底有多神圣?多伟大?他们竟用18年的努力为此付出?我想对这问题不知有多少人会摇头否定。但既是如此,我们却都忍心让孩子用18年的美好生命为此而付出努力和煎熬!

想想女儿曾用了多少时间去学习她根本就不感兴趣的数学?想想她曾忍受多少老师无聊而乏味的讲课?想想她曾做过多少单调而枯燥的一套套练习题?再看看高考后那些堆积如山的高考垃圾……

这些曾侵蚀掉她多少童年的欢乐少年的梦想?曾压制了她多少对兴趣、爱好和特长的追求和渴望?还有她那将近500度的近视眼睛以及经常酸痛的肩背……体悟这些时心中的滋味无以言表!

中国的孩子一个个从出生即为高考而来,有的甚至在母体中就开始了以高考为目的的早教,甚至有的孩子在小学就不堪学业压力而放弃生命,因不堪高考压力与挫折而轻生、自杀的学生几乎年年都有……通往高考的路上有多少孩子还没有真正体会生命的意义即被高考毁灭?而高考究竟考出了什么?

昨日一早就接到妹妹电话,说他们邻居的孩子平时考试只打300多分,而高考却抄到500多分!高考到底考出了什么?考出了人才?考出了诚信?且不说多处地方年年上下集体作弊、学生和家长一起围殴监考老师……到底是这些地方官员和学生以及家长素质低下,还是高考把人考疯?——面对高考人们丧失诚信、道德滑坡!

再看看我身边那些至今仍走在高考路上的家长和孩子们,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几乎没有休息日,不是奔波于上学的路上就是坐在校外的补习课堂,我怜悯他们却也常常愧疚于自己,多年来我从没有像他们一样为孩子做出如此的付出,女儿也没有像他们的孩子那样丧失一个个休息日,失去一个个睡早觉的机会!

所以从上小学开始,每当开家长会老师跟我说女儿数学成绩不好时,我从来没有指责或怀疑过孩子没有好好学习,从来没有像其他家长那样跟老师探讨孩子在校表现如何、上课是否听讲、如何没有好好学习、有的家长甚至认为是老师没有教好(女儿小学时曾有一些家长因为孩子数学不好,联名要把数学老师换掉,找到我时我拒绝了),而总是让其他家长和老师惊诧的是,我总是跟老师说,对不起,是我的责任,我在孩子学习方面付出得太少!

是的,我没有让我的孩子参加一个个的学习班或补习班。从小学到高中,哪怕假期班主任老师把全班同学都带出去上课,我也从未捧场!我总认为重复性的学习是对生命的折磨与摧残!我不忍!我总认为孩子承受了过多的繁重学习和压力!我也不忍!每当假期女儿佝偻个身躯坐在自己的房间里一天天不停地做那些繁重的作业时,我常常心痛!她喜欢音乐,喜欢舞蹈,喜欢唱歌,喜欢动漫,喜欢读书……但她却不能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却不得不对自己不喜欢的事被动付出,我常在暗中替她难过!

可是,如果她把这些年来为高考所付出的这些无奈与煎熬用来发展她的某一爱好和特长,那如今将会是怎样的呢?就拿长笛来讲,上初中前她已考过十级,如果继续学习,将是怎样的精湛呢?可是,因为高考她上初中后就不再学了她喜欢唱歌,非常非常喜欢,如果放弃那些煎熬去学习唱歌,到今天又会是怎样的呢?她喜欢街舞,如果假期放开时间去学习,也许现在也会是一颗舞蹈新星!她喜欢文学,如果在这方面有目的地培养和激发她创作,也或许会有多部著作出版……

可是,我是一个无能的家长,面对中国式的教育和高考,我没有勇气为孩子去选择那些如果,只好随波逐流、按部就班地去参加高考。结果现在,18年之后,女儿眼睛深度近视,肩颈已出现问题,但却无一样精湛的特长可以展示,也没有掌握一样可以维持生存的技能!

这就是中国的高考,它不仅损伤了孩子的健康,还扼杀了孩子的爱好和特长!高考,它成了把一个个孩子变成庸才的指挥棒!成了扼杀孩子天才与梦想的魔鬼式教育!对于女儿高考已经成为过去,面对未来,一切还要从新开始,发展哪一项特长、去掌握哪一种生存技能还都要重新考量!

她,虽然丧失了这个年龄应有的健康,但还要重新扬起生命之帆……进入大学后,我不希望女儿是那课堂上一个个睡觉的学生,也不希望她是毕业后就失业的孩子,更不希望她为了通过一科科考试而再次忍受那些无奈与煎熬!

所以,高考志愿的填报我准备交给她的爱好……

 

一个高考考生家长的辛酸泪



一个高考考生家长的辛酸泪



一个高考考生家长的辛酸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