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功和上大学没有必然联系

(2013-06-27 10:51:16)
分类: 教育随笔

 

2013年6月13日,辽宁营口大石桥市考生19岁男孩李新高考失利投河自杀而亡

2013年6月22日四川崇州20岁复读女孩王倩,高考失利割腕、喝农药结束生命

每年高考过后,都有一些因考试分数不理想而自杀身亡的孩子,百度“高考自杀”竟然有600多万个条目。是谁把花季少年推上了黄泉路?上个大学就这样重要吗?

长期以来,在“一考定终身”的错误教育思想影响下,很多中国家长认为,考上大学就可以出人头地、有好工作、有高收入。据调查,全国99%的父母希望孩子考大学。每年的高考,不仅成为孩子的智力比拼,更成为家长殚精竭虑的战场。

高考过后,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孩子考上大学的家长欢天喜地,认为自己孩子前程一片锦绣;孩子考不上大学的家长则灰心丧气,认为自己的孩子前途暗淡。于是乎,考上大学似乎成了衡量一个孩子是否成材的唯一的标准。 

其实,孩子考不上大学是一个正常现象,决不等于人生失败,更不会无路可走。莫言、郑渊洁和韩寒没有上过大学,前两位50后是小学毕业,后者的80后中学没毕业,不也都在自己的领域有所建树嘛。

东子也只是小学毕业,自觉混的也凑合,不比别人矮一截。而因为我们没有上大学,所以脚下的路更宽了,人生路更广了,选择的空间自然就更大了,正谓“条条大路通罗马”

这样的例子很多,这一切都说明一个理:能上大学孩子不一定都能成才,而没上大学的孩子不一定都不能成才。是不是人才,衡量的标准不在学校,而在社会。考上大学只不过说明你的孩子多接受了几年相关的教育,并不能保证你的孩子就能成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许多做家长的,总是一再告诉孩子,现在社会竞争激烈,考不上最好的中学就考不上名牌大学,考不上名牌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就不会有好出路。家长给了孩子们太多的压力,违背了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使孩子心理上不堪重负,甚至使个性扭曲,以致于屡屡出现孩子因考试成绩不好,而自杀或残杀父母双亲的人间悲剧。

我对上“大学”的认识是,如果有机会走进高等学府,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好事。所以虽然我没有读过大学,但并不否定读大学的积极意义。可家长也应知道“读大学并非孩子成长的唯一之路”。

如果为了考大学,而让孩子把全部时间和精力用在应付考试上,学了一大堆没有用的知识不说,而真正对孩子今后生存和发展起作用的能力和素质(比如道德感、责任心、创新精神、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应变能力等)得不到培养,使孩子变成了新时代的“孔乙己”,除了读书不会其他营生,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这才是真正地耽误了孩子一生的前程。

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也必将是有智商没有智慧,有知识没有思想,有文化没有教养,有目标没有信仰,有欲望没有理想,有青春没有热血。这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吗?

成功在于选择,天才就是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路因此,家长务必认清自己孩子的实力与潜能,从他们的实际出发,找一条适合自己孩子发展的道路,着重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

其实,成功和考上大学没有必然联系大学只是人生的一种经历,一个学习经历,一个求知的过程所以,学习不可太功利。假如我们把学习的目的定位为考大学,那你的孩子今生只是一只土鸡,而不是一只苍鹰。真正的苍鹰应该翱翔于蓝天之上,什么高山险阻,那只是眼里一掠而过的风景。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开阔视野,进而提高孩子们的认识水平,科学正确的价值判断。当然,这也叫“功利”,可这是人生的“大利”。那些为了考大学而学习的人就好比土鸡一样只盯着“草耔”的“小利”,紧盯小利的人终究成不了大业,也成不了大道,自然也缺乏大境界。如果仅仅就考大学而学习,这种认识水平最终会把你和你的孩子折磨得苦不堪言

的真谛是一种精神和灵魂的满足,即灵魂的飞跃。因为它是一个从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由生疏到熟练,由局部到全面的过程。

作为家长,应该辨证的看待孩子的成长,教会孩子懂得成才的路不止一条的。尤其是在当今中国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需以学做人为先,德才兼备德为先。我们教孩子不是单纯要教他们学会求知,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怎样去做人。

人无全才,各有所长。考上大学的学生不一定其他方面也好,请家长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不要对孩子求全责备,要认真分析孩子的性格和特点,抓住孩子的优势和特长,选择一条适合孩子成才的培养道路,让他们在快乐中成功成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