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随笔 |
一个不会质疑的孩子只能是死学的呆子,一个听不到质疑声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质疑让孩子进步,质疑使民族发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激起孩子的求知欲;疑,能促进孩子的积极动脑思考、探索,从而提出问题或新的见解。质疑就是对于各种问题要持怀疑、好奇的态度进行思考。
古人云:“学贵多疑。”不疑不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多疑好问,通过思考解决了问题就获得了知识,就增长了学问。只有当感到需要问“为什么”、“是什么”、“该怎么办”时,思维才是主动的,才能真正深入思考。
因此,父母应该注意培养孩子质疑的习惯,对孩子的质疑应该持鼓励的态度。有些父母认为,孩子提出疑问是故意刁难自己;许多父母出于保护自己的自尊,竟然一口回绝了孩子的提问,甚至训斥、恐吓孩子。这其实是非常不明智的。
传统的听话教育和长期的接受性学习,使我们的孩子失去了个性,增加了依赖性,提不出问题。
这让我想起,2011年年初,我随中国教育考察团到以色列的访问,犹太家长对孩子的问话:“今天你提问了吗?问了几个问题?”他们和我们的满堂灌教育不同的是,鼓励孩子积极发言,更多的向老师和家长提出质疑。
中国的教育,为孩子灌输死知识,孩子被动的学习,而犹太人的教育是启发孩子,让孩子主动的活学。差异决定了最终的差别!
女儿发蒙之始,我就告诉她,父母说的、老师讲的也不都正确,书上写的也有错误,不要盲从,要学会质疑,学会发现问题,要批评的吸纳别人的东西。所以,孩子一路走来,在不断质疑中成长。
要想让孩子学会质疑,首先家长要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见解。在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孩子,才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时,哪怕是错误的,父母也应让他说完,然后再给予恰当的指导。对于孩子的正确意见,父母应该肯定、表扬,让孩子增强发表意见的信心,培养孩子的质疑精神。
许多孩子都有较强的好奇心,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每当见到一个新事物,总想更深入地去了解,往往会不自觉地摸一摸、问一问、拆一拆、装一装。许多父母对孩子的这些行为很是烦恼,经常批评孩子,其实,这些都是孩子喜欢探究和旺盛求知欲的表现,父母的呵斥会挫伤孩子思维的积极性。
培养的孩子质疑精神,就是要顺应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因为好奇心是孩子探究世界未知事物的心理动力。事实上,提问是孩子的天性,而且,孩子由于思维的不成熟或者某方面知识的欠缺,提出的问题在成人看来往往很可笑。这时候,父母千万不要嘲笑孩子的幼稚。
当然,父母应该区别对待孩子的问题,对于孩子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父母最好鼓励孩子自己去解决。这样,不仅解决了孩子的问题,也可防止孩子养成依赖父母的习惯。如果父母也不好回答的,要引导孩子进一步学习知识,自己去寻求答案。
要让孩子愿意质疑,必须坚持民主的原则。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有利于鼓励孩子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发表意见。告诉孩子,一是不迷信古人,二是不迷信名家,三是不迷信老师。要允许孩子说错做错,允许孩子改变观点,允许孩子保留意见。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问题,家长要鼓励孩子敢疑,善疑,使之养成敢于质疑的习惯。家长也要指导孩子学会发现问题,捕捉问题,凝练问题和表达问题。只有这样,才会培养出具有质疑精神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创造力会更强,人生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