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孩子感悟他人之意

(2011-12-12 08:10:32)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育随笔

在我们的成长路上,给予我们帮助的人绝不仅仅只有父母和老师,还有我们的亲人、朋友、邻里,甚至是路人。

时光大幕拉回38年前的那个寒冬,在东北平原上的一个小村庄里,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戴着破洞的小手捂子(比手套厚一些),顶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走在回家的路上。走到半路时,冻得孩子脸发青手发麻,在路过一户人家门口时,他终于哭出了声。这时,从院里走出一位60来岁的老人,他一边和孩子说话,一边将孩子拉进屋。进屋后,老人脱掉孩子的手捂子,用他那双布满老茧但却温暖无比的大手,攥住孩子的小手揉搓,过了一会,孩子缓过来了,老人又把他送出门外,安慰嘱咐道:“很快就到你家里,路上小心!”

大家可能看出来了,是的,那个孩子就是东子,那个给我暖手的老人叫岳关四,在村中,我叫他“岳四大爷(伯父)”。

20多年后的1995年,当时东子在陕西西安工作,应邀赴河北秦皇岛,出席首届全国公关策划与企业创新研讨会,开完会后准备取道北京回西安。在秦皇岛火车站候车时,一不小心将手指划破,我忙低下头拉开行李包找纸,在我还没有找到纸时,邻座的一个女孩,撕开了一贴创可贴递过来,让我伸出手指,她帮我严严实实的把伤口包好,我连声说:“谢谢!”过了几分钟,她随着检票的人流走了,我望着她的背影慢慢离去……

至今,我也不知道这个女孩(现在也应该有35岁左右了)姓甚名谁,家在哪里,甚至连长的什么模样,我都不曾记得,可我一直不曾忘却。

类似的事情,在东子40多年的生命历程中,有过很多次,我相信您也一定曾经历过类似的事情。所以,我们每个生命,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要知道感恩,感恩于社会,感恩于他人,

中国自古就有:“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据历史记载,汉初韩信功成名就后,费尽千辛万苦,寻到对自己有一瓢食之恩的漂母,优厚赡养以报其恩;诸葛亮感刘备三顾茅庐知遇之恩,尽管后主“乐不思蜀”,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古人尚且明白的浅显道理,可是为什么在我们今天,知恩、报恩的声音却越来越少呢?

是麻木。大人的麻木带来了孩子的麻木,最终导致了的群体麻木,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群体的麻木会导致人们丧失最基本的品行。

人是群居性动物,无论个体多么强壮,他都不可能独自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每一天都在接受他人的帮助,尤其是孩子,付出的相对要少,接受帮助的几率要高很多。所以说,作为一个孩子来讲,感恩更加的重要,感悟他人对自己的好,对自己的帮助。从小培养孩子感悟他人之意,让孩子拥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长大之后才能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在物竞天择的动物世界里,虽然它们没有思想,却充满着关爱和感恩,很多动物都有着一种本能的感恩和孝心,无论是凶猛的走兽,还是善良的飞禽。可今天,我们的一些孩子却丧失了基本的人伦关爱,让座不给老人,而是自己抢先享受,对帮助自己的人,也是无动于衷。

诚然,当下的社会大环境却是不尽人意,道德滑坡是人所共知的,但这不该成为孩子不道德的理由,家长为此辩护,只能使孩子滑得越来越深。

人类社会是在互帮互助下发展起来的,没有彼此的帮助就没有群体的共同发展,个体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是在别人的帮助中,日渐成长起来的。

跌倒了,扶你起来的那个人;要涂改作业本的错误,借给你橡皮的那个人;失落时,安慰你的那个人;迷路了,给你指明方向的那个人;需要帮助时,为你伸出援手的那个人……都是值得我们去感恩的人,这种感恩并非是要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回报,往往本能的一句“谢谢!”就可以了。

“谢谢!”它绝不是一句简单的道白,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用言语表达的感谢,是对对方为我们付出的一种肯定,是感恩的回馈之言,它可以让对方感觉到助人的快乐体验。

虽然没有哪个助人者,是为了得到感谢而帮助他人的,但是作为受助者我们还是要向帮助我们的人说一句“谢谢!”孩子知道说“谢谢”是感恩的第一步,他懂得了感谢他人,也就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